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郡圃残雪三首
——杨万里
城外城中雪半开,
远峰依旧玉崔嵬。
池冰绽处才如线,
便有鸳鸯浮过来。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城外和城中尚有半开的残雪,远处的山峰依然如同玉石般高耸。池塘的冰在某处已经裂开,如同细线一般,鸳鸯也因此漂浮而来。
注释:
- 郡圃:指郡县的园圃,强调地方的风景。
- 残雪:指尚存的雪,暗示冬春交替。
- 玉崔嵬:形容远山如玉石般的高耸,崔嵬意为高耸入云的样子。
- 池冰绽处:池塘的冰在某一处裂开。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美好的爱情。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鸳鸯”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一对情侣,传达了温馨和谐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脱俗、风格独特而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初期,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早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两句通过“雪半开”与“远峰依旧玉崔嵬”的对比,展现了冬春交替的时节,既有冬雪的残留,又有春天的气息。这样的描写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池冰绽处才如线”展现了冰雪融化的过程,显示出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而此时的鸳鸯浮过来,给这个场景增添了动感与灵动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外城中雪半开:描绘了城内外的雪融化情况,给人以春天来临的感觉。
- 远峰依旧玉崔嵬:远处的山峰依然高耸,给人以坚挺和永恒的感觉。
- 池冰绽处才如线:池塘的冰裂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便有鸳鸯浮过来:鸳鸯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玉”,形容其洁白和高耸。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呈现出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大自然的美好,寓意生命的延续和爱的永恒。
意象分析:
- 残雪:象征着冬天的残留与春天的希望。
- 远峰:代表着永恒与坚固,给人以力量感。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和谐,增添了诗的温情。
互动学习: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 A. 暴风雪
- B. 春意盎然
- C. 秋天的凉爽
- D. 夏日炎炎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 A. 鹦鹉
- B. 燕子
- C. 鸳鸯
- D. 画眉
答案:C
-
“远峰依旧玉崔嵬”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石头
- B. 高耸的山峰
- C. 纯洁的白色
- D. 冬天的雪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自然景象描写与李白的豪放形成对比,李白更注重表达豪情,而杨万里则细腻温婉,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