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半千平阳簿》

时间: 2025-01-27 03:50:13

岭梅归驿路迢迢,越鸟巢倾木半乔。

松径就荒聊应召,桂丛留隐定相招。

家庭噪鹊争喧树,夜帐惊猿自拥条。

何处秋风催客鬓,青丝恐逐物华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半千平阳簿
作者:欧阳修 〔宋代〕
岭梅归驿路迢迢,
越鸟巢倾木半乔。
松径就荒聊应召,
桂丛留隐定相招。
家庭噪鹊争喧树,
夜帐惊猿自拥条。
何处秋风催客鬓,
青丝恐逐物华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朋友刘半千前往平阳的情景。路途遥远,岭上的梅花已经凋零,归来的鸟儿在半高的树木上筑巢。松林的小径已显荒凉,桂花丛中静静等待着相聚的时刻。乡间的喧闹声中,喜鹊在树上争鸣,夜晚的帐篷里,猿猴在枝头惊叫。秋风萧瑟,催促着远行者的白发,青丝渐渐被世事的变迁所湮灭。

注释:

  • 岭梅:指山岭上的梅花,象征美好和离别的伤感。
  • 越鸟:指越地的鸟,常用以象征离别和归来。
  • 松径:松树间的小路,暗示自然环境的静谧。
  • 桂丛:桂花丛,象征香气和团聚的期盼。
  • 家庭噪鹊:指村庄中的喜鹊在树上鸣叫,描绘乡村的热闹景象。
  • 秋风催客鬓:秋风催促着旅人的头发渐白,隐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青丝:青色的头发,象征年轻和美好。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常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
  • 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喜鹊常被视为传递好消息和团聚的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欧阳修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反映了当时文人交往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送刘半千平阳簿》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自然意象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用“岭梅归驿路迢迢”引入,展现了送别的场景,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离别的悲伤。接着“越鸟巢倾木半乔”描绘了鸟儿筑巢的景象,暗示着归属与安定的渴望。诗中“家庭噪鹊争喧树”展现乡村的热闹气氛,而“夜帐惊猿自拥条”则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最后两句“何处秋风催客鬓,青丝恐逐物华凋”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未来的惆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流露出深厚的友谊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岭梅归驿路迢迢:描绘送别的场景,梅花凋零,路途遥远,暗示离别的悲伤。
    • 越鸟巢倾木半乔:鸟儿在树上筑巢,象征归属感与安定的向往。
    • 松径就荒聊应召:松林小径显得荒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桂丛留隐定相招:桂花丛中静待相聚,表达友人之间的情谊。
    • 家庭噪鹊争喧树:乡村热闹的场景,传递生活的气息。
    • 夜帐惊猿自拥条: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 何处秋风催客鬓:秋风带走青春,感慨时光流逝。
    • 青丝恐逐物华凋:青丝渐白,象征年轻与美好的逝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离别情感联系,深化主题。
    • 拟人:夜帐中的猿猴似乎也在感受孤独,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悲伤与思考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 岭梅:象征美丽与离别,传达了淡淡的忧伤。
  • 越鸟:代表归属与希望,暗示人际之间的相连。
  • 松径:象征自然的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桂丛:代表团聚与友谊的期盼。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无常,给人以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岭梅归驿路迢迢”中的“驿”指什么?

    • A. 车站
    • B. 邮局
    • C. 旅馆
    • D. 驿站
    • 答案:D
  2. “何处秋风催客鬓”中“客鬓”意指什么?

    • A. 旅人的衣服
    • B. 旅人的头发
    • C. 旅人的心情
    • D. 旅人的伙伴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杜甫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送刘半千平阳簿》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送别与自然景观,但前者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

参考资料:

  • 《欧阳修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