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
作者: 程垓 〔宋代〕
山无数,雨萧萧。
路迢迢。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
梦随春絮飘飘。
知他在第几朱桥。
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山岭重重,细雨如丝,漫长的道路让人感到无尽的愁苦。与在芙蓉城下的美好景象不同,柳树摇曳如腰肢般柔美。我在梦中随春天的柳絮漂浮而去,不知道他在几座朱红色的桥上等候。我希望告诉杜鹃鸟,不要再呼喊我,因为我害怕魂魄因此而消散。
注释:
- 山无数:形容山峦层叠,数量众多,给人以孤寂之感。
- 雨萧萧:形容细雨绵绵,带来一种愁苦的氛围。
- 路迢迢:路途遥远,给人以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 芙蓉城:指的是美丽的城市,象征着美好的过去或理想。
- 柳如腰:比喻柳树的柔美,形象生动。
- 梦随春絮飘飘:表达梦境如春天的柳絮般轻盈,流动不定。
- 朱桥:红色的桥,常用作思念或相约的象征。
- 杜鹃:杜鹃鸟,常作为思念和悲伤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时期。他的诗歌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
创作背景:
《愁倚阑》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诗人可能在出行途中或者某个愁苦的时刻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愁倚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开篇“山无数,雨萧萧”,通过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愁苦的氛围,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接着“路迢迢”描绘了漫长的旅途,暗示着思念的远与无尽。
诗中提到“芙蓉城”,这里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歌更加深刻。随着“梦随春絮飘飘”的意象,诗人把自己的思念与春天的景象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轻盈但又难以捉摸的情感。
最后,诗人用“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一语,表达了对杜鹃鸟的无奈与疲惫,杜鹃鸟的啼叫在这里象征着对思念的加深与痛苦的延续,达到情感的高潮。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融入了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无数,雨萧萧:描述大自然的壮丽与悲凉,水汽弥漫,营造出一种阴郁气氛。
- 路迢迢:强调思念的漫长与无尽,暗示心中的孤独。
- 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愁苦,芙蓉城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梦随春絮飘飘:梦境的轻盈与无常,表明思念如春天的柳絮,随风而逝。
- 知他在第几朱桥:表达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与不知所踪的惆怅。
- 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杜鹃的啼鸣让人更加心伤,诗人希望杜鹃停止呼唤,以免伤害自己的灵魂。
修辞手法:
- 比喻:“柳如腰”生动形象,表现了柳树的柔美。
- 拟人:“梦随春絮飘飘”,将梦境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山无数,雨萧萧”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愁苦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孤独与遥远,代表着思念的距离。
- 雨:象征愁苦与忧伤,渲染出诗人的情感氛围。
- 柳:象征柔美与思念,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朱桥:代表相约之地,暗含着对爱与承诺的渴望。
- 杜鹃:象征思念与悲伤,常用以表达对逝去爱情的哀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无数,雨萧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
“柳如腰”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柳树的柔美
B. 人的身材
C. 风的轻盈 -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悲伤
C. 希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程垓的《愁倚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都使用了自然景观来反映内心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宁静与和谐,而程垓则着重于思念与愁苦。两者在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