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春梦》
时间: 2025-01-27 04:15:52意思解释
洞仙歌 春梦
原文展示: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荡漾春光去无际。盼神仙缥缈,烟蔼苍茫,身到处,惟有天风引袂。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忘了关山路迢递。聚散未分明,两眩云酣,空回首巳迷尘世。但拥被追寻恍如遗。憯不觉鸡鸣若华东启。
白话文翻译:
朦朦胧胧,远离根源,春光荡漾无尽头。我渴望如神仙般飘渺,烟雾缭绕,身在何处,只有天风轻轻引导着衣袂。故友在千里之外,突然相逢,忘记了这关山险路的迢遥。聚散未分明,心中两迷,空回首却已迷失尘世。但我只是追寻那恍若遗失的梦。未曾察觉,鸡鸣声已然唤醒了华东的曙光。
注释:
- 濛濛漠漠:形容景象迷离不清。
- 杳不知根蒂:深远而无根,难以追寻。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的样子。
- 引袂:引导衣袂,形容轻柔的风。
- 蓦地:突然间。
- 迢递:遥远漫长的路程。
- 云酣:形容在云中沉醉、迷惑的状态。
- 憯: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意指超凡脱俗的人物,代表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故人”则常常象征着惦念、怀旧之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梦阮,号千里舟,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情感真挚、风格独特著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人的思念,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春梦》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歌,诗人在朦胧的春光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尘世的迷茫。开篇的“濛濛漠漠”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仿佛进入了梦境。诗中的“神仙”与“故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理想与希望,后者则是对现实的追忆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
诗的情感在于对失去的追忆与对理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结尾处提到的“鸡鸣”则暗示着现实的苏醒与理想的破灭,给人以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描绘了春天的朦胧景象与对来源的迷茫。
- “盼神仙缥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之感。
- “聚散未分明”: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天风引袂”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柔,增添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神仙:代表理想与超脱的生活状态。
- 故人:象征着情感的牵绊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濛濛漠漠”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清晰明了 B. 朦胧模糊 C. 灿烂辉煌 答案:B
-
诗人对“故人”的情感是: A. 疏远 B. 思念 C. 恨意 答案:B
-
“聚散未分明”反映了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朋友的欢聚 C. 理想的实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基的《春梦》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是对友情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宋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