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赛雨二首》

时间: 2025-01-27 04:11:56

零雨慰斯人,斋心荐绿蘋.山风箫鼓响,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推诚奠一卮。

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隍庙赛雨二首
作者: 羊士谔

零雨慰斯人,
斋心荐绿蘋。
山风箫鼓响,
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
推诚奠一卮。
回飙经画壁,
忽似偃云旗。


白话文翻译:

这场细雨安慰了人们,
我在斋心中祭献翠绿的水葫芦。
山间的风吹奏着箫声和鼓声,
宛如在祭祀敬亭神明。

细雨滋润大地,延绵千里,
我诚心奉献一杯酒。
回旋的风从画壁上掠过,
似乎将云旗轻轻地抚平。


注释:

  • 零雨:细雨。
  • :安慰,慰藉。
  • 斋心:指清净的心境,表示用心诚敬地祭祀。
  • :献上,供奉。
  • 绿蘋:水葫芦,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新。
  • 山风箫鼓响:山中风声如箫鼓,形容气氛的庄重。
  • 敬亭神:指城隍庙中的神灵,代表地方保护神。
  • 积润:细雨所带来的滋润。
  • 推诚:真诚地奉献。
  • 奠一卮:献上一杯酒,表示敬意。
  • 回飙:回旋的风。
  • 画壁:指庙宇内的壁画。
  • 偃云旗:形容轻轻平铺的云彩,如同旗帜。

典故解析:

“敬亭神”可能指的是地方的城隍神,古人相信城隍能够保佑一方平安。而“斋心荐绿蘋”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祭祀的传统,祭祀常常以自然物品为供品,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这首诗通过细雨和祭祀,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城隍庙赛雨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雨与祭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零雨慰斯人”引入,细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心灵的慰藉,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接着,诗人将祭祀的仪式与自然融合,斋心中献上的绿蘋,象征着清新与纯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在描绘自然声音时,“山风箫鼓响”生动形象,表现出自然与宗教仪式的和谐共存。细雨的滋润不仅是对大地的馈赠,也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而“推诚奠一卮”的举动,表现出诗人对神明的敬畏与感恩,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联“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以生动的意象收尾,画壁上的风景与云彩的轻盈相结合,带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灵动的境界,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更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探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零雨慰斯人:细雨轻柔地安慰着这里的人们,表现出细雨的温柔与人们内心的宁静。
  2. 斋心荐绿蘋:在清净的心境中,祭献翠绿的水葫芦,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3. 山风箫鼓响:山间的风声如箫和鼓,形象生动,营造了庄重的祭祀气氛。
  4. 如祭敬亭神:这声音仿佛是在祭祀敬亭的神明,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主题。
  5. 积润通千里:细雨滋润大地,延绵千里,强调了细雨的广泛影响。
  6. 推诚奠一卮:真诚地献上一杯酒,表示对神灵的敬意。
  7. 回飙经画壁:回旋的风从画壁上掠过,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8. 忽似偃云旗:轻轻的云彩如同旗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风比作箫鼓声,增强了气氛的音乐感。
  • 拟人:细雨被赋予了安慰人的能力,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灵的崇敬,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细雨和祭祀的意象,展示出一种平和、虔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细雨:象征温柔、宁静,带来心灵的慰藉。
  2. 绿蘋:自然的象征,寓意清新与纯净。
  3. 山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4. 箫鼓:象征祭祀的庄重与神圣。
  5. 云旗:象征轻盈与自由,展示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蘋”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粮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山风箫鼓响”,这句话表达了___的气氛。

  3. 判断题:此诗的主题是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对/错)


答案:

  1. B
  2. 庄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羊士谔《城隍庙赛雨二首》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前者更注重祭祀与宗教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的隐逸生活。
  • 意象:羊士谔的诗中多用祭祀象征自然的崇敬,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自然的美丽与孤独。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史》
  3. 《羊士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