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时间: 2025-02-04 13:39:55

昔事堪追咎,斯人亦寡谋。

臧仓君侧毁,赵孟死前偷。

直笔空料理,忠臣遂隐忧。

只应贻后世,三叹废缇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史 宋祁 〔宋代〕

昔事堪追咎,斯人亦寡谋。 臧仓君侧毁,赵孟死前偷。 直笔空料理,忠臣遂隐忧。 只应贻后世,三叹废缇油。

白话文翻译:

过去的事情值得反思,这个人也缺乏谋略。 臧仓在君主身边诽谤,赵孟在死前偷生。 正直的笔墨徒劳无功,忠诚的臣子因此隐藏忧虑。 只应留给后世,三次叹息废弃了缇油。

注释:

  1. 昔事堪追咎:过去的事情值得反思和责备。
  2. 斯人亦寡谋:这个人也缺乏谋略。
  3. 臧仓君侧毁:臧仓在君主身边诽谤。臧仓,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曾诽谤孔子。
  4. 赵孟死前偷:赵孟在死前偷生。赵孟,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曾因政治斗争而被迫自杀。
  5. 直笔空料理:正直的笔墨徒劳无功。
  6. 忠臣遂隐忧:忠诚的臣子因此隐藏忧虑。
  7. 只应贻后世:只应留给后世。
  8. 三叹废缇油:三次叹息废弃了缇油。缇油,古代用于书写的重要材料,这里指重要的文献或记录被废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用典,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阅读历史书籍时,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和反思。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的深刻思考。诗中“昔事堪追咎”一句,开篇即点明了对历史的反思态度,认为过去的事情值得反思和责备。接着,“斯人亦寡谋”进一步指出历史人物的不足,暗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后文通过“臧仓君侧毁”和“赵孟死前偷”两个典故,具体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政治斗争的批判。最后,“只应贻后世,三叹废缇油”一句,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应留给后世,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献被废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直的赞美。

诗词解析:

  1. 昔事堪追咎:这句诗开篇即点明了对历史的反思态度,认为过去的事情值得反思和责备。这里的“昔事”指的是历史上的事件,“堪追咎”则表明这些事件值得后人反思和责备。
  2. 斯人亦寡谋:这句诗进一步指出历史人物的不足,暗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斯人”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寡谋”则表明他们缺乏谋略。
  3. 臧仓君侧毁:这句诗通过典故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臧仓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曾诽谤孔子,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在君主身边诽谤他人的小人。
  4. 赵孟死前偷:这句诗同样通过典故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赵孟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曾因政治斗争而被迫自杀,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在死前偷生的人。
  5. 直笔空料理:这句诗表达了对正直的笔墨徒劳无功的感慨。“直笔”指的是正直的笔墨,“空料理”则表明这些正直的笔墨徒劳无功。
  6. 忠臣遂隐忧:这句诗表达了对忠诚的臣子隐藏忧虑的同情。“忠臣”指的是忠诚的臣子,“遂隐忧”则表明他们因此隐藏忧虑。
  7. 只应贻后世:这句诗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应留给后世。“只应”表明这是唯一的选择,“贻后世”则表明这些教训应留给后世。
  8. 三叹废缇油: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文献被废弃的遗憾。“三叹”表明作者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废缇油”则表明重要的文献或记录被废弃。

修辞手法:

  1. 用典:诗中使用了“臧仓君侧毁”和“赵孟死前偷”两个典故,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2. 比喻:诗中“直笔空料理”一句,通过比喻正直的笔墨为“直笔”,表达了正直的笔墨徒劳无功的感慨。
  3. 对仗:诗中“昔事堪追咎,斯人亦寡谋”和“臧仓君侧毁,赵孟死前偷”两句,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应留给后世,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献被废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直的赞美。

意象分析:

  1. 昔事:历史上的事件,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教训。
  2. 斯人:历史上的某些人物,象征着历史人物的不足和悲剧命运。
  3. 臧仓: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象征着在君主身边诽谤他人的小人。
  4. 赵孟: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象征着在死前偷生的人。
  5. 直笔:正直的笔墨,象征着正直和忠诚。
  6. 忠臣:忠诚的臣子,象征着忠诚和忧虑。
  7. 缇油:古代用于书写的重要材料,象征着重要的文献或记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臧仓君侧毁”中的“臧仓”指的是谁? A.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 B.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 C.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孔子 D.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

  2. 诗中“赵孟死前偷”中的“赵孟”指的是谁? A.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 B.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 C.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孔子 D.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

  3. 诗中“直笔空料理”中的“直笔”指的是什么? A. 正直的笔墨 B. 正直的人 C. 正直的笔 D. 正直的墨

  4. 诗中“只应贻后世”中的“贻”是什么意思? A. 留给 B. 给予 C. 遗弃 D. 遗忘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杜甫的这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直的赞美。
  2. 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对比:

  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与宋祁《读史》: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直的赞美,但在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2. 白居易《长恨歌》与宋祁《读史》: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读史》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直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对宋祁的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2. 《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宋祁的诗歌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这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对宋祁的诗歌有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