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鹿园开别墅,牛驾此回轮。花识庄严界,林容宴坐人。远烟时误晚,静坞若遗春。共照前溪水,烦师洗六尘。
白话文翻译:
在鹿园开设了别墅,牛车在此回转。花朵似乎认识庄严的境界,树林容纳着静坐的人。远处的烟雾时常误了傍晚,静谧的山谷仿佛遗留了春天。共同照耀着前溪的水,烦请师父洗涤六尘。
注释:
- 鹿园:指别墅所在地,可能是一个以鹿为名的园林。
- 牛驾:指牛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 庄严界:佛教术语,指庄严的境界或圣地。
- 宴坐人:指静坐的人,可能指修行者或隐士。
- 远烟时误晚:远处的烟雾常常让人误以为时间已晚。
- 静坞若遗春:静谧的山谷仿佛遗留了春天的气息。
- 六尘: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能污染人的心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南禅别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宋祁在南禅别墅的一次游览。南禅别墅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地方,适合静修和隐居。宋祁在此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庄严,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禅别墅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鹿园开别墅”和“牛驾此回轮”描绘了别墅的宁静和隐逸的氛围。“花识庄严界,林容宴坐人”则进一步以花和林为媒介,传达了诗人对庄严境界的感受和对静坐修行的向往。“远烟时误晚,静坞若遗春”通过远烟和静坞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遗世独立的感觉。最后两句“共照前溪水,烦师洗六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灵的追求,希望师父能帮助洗涤心灵的尘垢。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鹿园开别墅:鹿园指别墅所在地,可能是一个以鹿为名的园林,开别墅表示在此地建立了别墅。
- 牛驾此回轮:牛驾指牛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此回轮表示牛车在此回转,可能意味着诗人到达或离开别墅。
- 花识庄严界:花朵似乎认识庄严的境界,这里的花可能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清净。
- 林容宴坐人:树林容纳着静坐的人,宴坐人指静坐的人,可能指修行者或隐士。
- 远烟时误晚:远处的烟雾常常让人误以为时间已晚,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超然态度。
- 静坞若遗春:静谧的山谷仿佛遗留了春天的气息,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 共照前溪水:共同照耀着前溪的水,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烦师洗六尘:烦请师父洗涤六尘,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能污染人的心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灵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花识庄严界”和“林容宴坐人”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和林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中“远烟时误晚,静坞若遗春”和“共照前溪水,烦师洗六尘”使用了对仗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工整和优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南禅别墅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庄严境界的感受,以及对静坐修行和清净心灵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鹿园: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氛围。
- 牛驾:象征着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隐逸生活。
- 花: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清净。
- 林:象征着静坐修行和隐士的生活。
- 远烟:象征着时间的超然和对尘世的超脱。
- 静坞:象征着自然美景和遗世独立的感觉。
- 前溪水:象征着自然美景和清净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鹿园开别墅”中的“鹿园”指的是什么? A. 一个以鹿为名的园林 B. 一个以鹿为名的城市 C. 一个以鹿为名的寺庙 D. 一个以鹿为名的山谷
-
诗中“花识庄严界”中的“庄严界”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的庄严境界 B. 道教的庄严境界 C. 儒家的庄严境界 D. 基督教的庄严境界
-
诗中“烦师洗六尘”中的“六尘”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的六种尘境 B. 道教的六种尘境 C. 儒家的六种尘境 D. 基督教的六种尘境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这首诗也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地,与宋祁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意境。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宋祁的这首诗都描绘了宁静的隐居地,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宋祁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祁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理解宋祁的诗歌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