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芝还旧隐》

时间: 2025-01-26 23:24:07

章冠惯趁舞雩春,属疾弥年素产贫。

旧隐却招三径菊,归装不受九街尘。

平时戏服欢为采,日后迎蒲待裹轮。

天下书生皆皓首,牛溪休访续经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芝还旧隐 章冠惯趁舞雩春,属疾弥年素产贫。 旧隐却招三径菊,归装不受九街尘。 平时戏服欢为采,日后迎蒲待裹轮。 天下书生皆皓首,牛溪休访续经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李芝习惯于在春天跟随舞雩的队伍,但因长期患病和家境贫寒。他决定回到旧时的隐居地,那里有三径的菊花等待他。他的归途不会受到城市喧嚣的干扰。平时他喜欢穿着戏服,以欢乐为乐,将来他会迎接蒲草包裹的车轮。天下的书生都已白发苍苍,牛溪不必再去寻找继续研究经典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章冠:古代士人的帽子,这里指士人身份。
  • 舞雩:古代春祭时的舞蹈。
  • 属疾:患病。
  • 弥年:多年。
  • 素产贫:家境贫寒。
  • 三径菊:指隐居地的菊花。
  • 九街尘:指城市的喧嚣。
  • 戏服:演戏时穿的服装。
  • 采:欢乐。
  • 迎蒲:迎接用蒲草包裹的车轮。
  • 皓首:白发。
  • 牛溪:地名,指隐居地。
  • 续经人:继续研究经典的人。

典故解析:

  • 三径菊:出自《归去来兮辞》,指隐居地的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 九街尘:指城市的喧嚣,与隐居的宁静相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100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祝福和对书生生涯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送别友人李芝归隐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书生生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芝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生涯的反思。诗中“旧隐却招三径菊”一句,以菊花象征隐居的清高和宁静,与“归装不受九街尘”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隐居生活的超脱和纯净。后两句“天下书生皆皓首,牛溪休访续经人”则抒发了诗人对书生生涯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章冠惯趁舞雩春:李芝习惯于在春天跟随舞雩的队伍,展现了他士人的身份和参与春祭的习俗。
  2. 属疾弥年素产贫:因长期患病和家境贫寒,描绘了李芝的生活困境。
  3. 旧隐却招三径菊:决定回到旧时的隐居地,那里有三径的菊花等待他,象征隐逸生活的清高和宁静。
  4. 归装不受九街尘:他的归途不会受到城市喧嚣的干扰,强调了隐居生活的超脱和纯净。
  5. 平时戏服欢为采:平时他喜欢穿着戏服,以欢乐为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6. 日后迎蒲待裹轮:将来他会迎接蒲草包裹的车轮,预示着他未来的隐居生活。
  7. 天下书生皆皓首:天下的书生都已白发苍苍,抒发了诗人对书生生涯的无奈。
  8. 牛溪休访续经人:牛溪不必再去寻找继续研究经典的人,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三径菊”与“九街尘”的对比,强调隐居生活的超脱和纯净。
  • 象征:以菊花象征隐居的清高和宁静,以“皓首”象征书生生涯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生涯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径菊:象征隐居的清高和宁静。
  • 九街尘:象征城市的喧嚣。
  • 皓首:象征书生生涯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径菊”象征什么? A. 城市的喧嚣 B. 隐居的清高和宁静 C. 书生生涯的无奈 答案:B

  2. 诗中“皓首”象征什么? A. 隐居的清高和宁静 B. 城市的喧嚣 C. 书生生涯的无奈 答案:C

  3. 诗中“九街尘”象征什么? A. 隐居的清高和宁静 B. 城市的喧嚣 C. 书生生涯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对书生生涯的无奈。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宋祁的《送李芝还旧隐》: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宋祁的《送李芝还旧隐》:都表达了对书生生涯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杜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