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
时间: 2025-01-11 11:1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亭
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
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
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
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
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
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
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农田景象。沟渠与涧水交汇,田地环绕着山丘。过去的六月份常常干旱,这里却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早熟的稻穗已经低垂,晚种的苗还在细细生长。田野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村舍里鸡犬喧闹。老农的白须和鬓发因霜而白,但精神矍铄,黄牛也显得健康。他自言自语,常年在土地上耕作,难免有些疲惫。收割成熟的作物需要人来帮助,而他却不认识长官的面孔。如今的丰年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只担心社酒不够喝。我也有两顷的田地,收拾后还可以养活自己。怀念那条通往泽路的道路,归来时铲除犁头上的青苔。
注释
- 沟塍:指水沟和田埂。
- 陇亩:指田地。
- 焦卷:指作物枯黄卷曲。
- 穗:指禾谷的花序,成熟时下垂。
- 剪剪:形容苗木生长旺盛的样子。
- 丰年:指丰收的年头。
- 霜须鬓:形容老农的白发因霜而变。
- 社酒:指社神祭祀时的酒,寓意丰年庆祝。
- 铲犁头藓:指耕作工具上生长的青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逸少,浙江嘉兴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因其出色的诗词创作和对农业的热爱而被人们传颂。他的作品多以田园生活、农民疾苦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寒亭》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的繁荣期,作者通过描绘丰收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诗歌鉴赏
《寒亭》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农民的丰收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中开篇即以“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接着,作者通过对比过去的干旱与现在的丰收,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诗中的“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生动地描绘了老农的精神面貌,表现出对农业的热爱与责任感。全诗在描写自然与人情的同时,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流露出对自己田地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描绘了农田、沟渠与山环绕的自然景观。
- 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强调当地的丰收与往年干旱形成对比。
-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描绘稻谷成熟与生长的情景,生动形象。
- 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个村庄,鸡犬相闻。
-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老农依然精神饱满,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自谦地说自己踏实工作,难免有疲惫。
-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收割后需要人帮助,表现出农人对生活的朴素。
- 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丰年无他事,但担心社祭的酒不够。
- 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自述也有田地,生活尚可自给自足。
- 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怀念那条回家的路,表达对土地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丰收与“鸡犬喧闹”相比较,生动描绘出农村生活的热闹。
- 拟人:通过“霜须鬓”给老农注入了生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丰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农业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激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朴素生活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沟塍: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丰年:象征着希望与富足。
- 老农:象征着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
- 霜须: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经历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农霜须鬓”指的是什么? A. 老农的白发
B. 老农的健康
C. 老农的财富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社酒”指的是什么? A. 祭祀用的酒
B. 丰收的酒
C. 朋友间的酒
答案:A -
诗中“刈熟倩人输”暗示了什么? A. 农民的辛苦
B. 农田的荒废
C. 收割需要帮助
答案:C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寒亭》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