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坟》

时间: 2025-01-27 04:15:52

十年一展昔,旬浃复东旋。

岂负襁褓受,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

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一展昔,旬浃复东旋。
岂负襁褓受,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
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十年间的回忆与感慨,时间如同旋转的轮回,令人感到无奈与失落。作者怀念在襁褓中接受的恩泽,却遭受了身世的束缚,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遗憾。如今再来已不知还有多少日子,心中的遗恨恐怕要伴随终生。最终,悲伤的哭声在松林小径中回荡,悲风阵阵,让人倍感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年一展昔:十年一次展现往昔的记忆。
  • 旬浃复东旋:旬,十天;浃,过;东旋,时间的轮回。
  • 岂负襁褓受:怎能辜负在襁褓中所受的恩惠。
  • 横遭章绶缠:意指不幸遭遇了官场的束缚。
  • 更来知几日:再来已不知还有多少日子。
  • 遗恨恐终天:心中遗恨恐怕要延续至终老。
  • 恸哭出松径:悲痛的哭声在松树的小路上响起。
  • 悲风为飒然:凄凉的风声伴随悲伤的气氛。

典故解析:

  • 襁褓:古时用布包裹婴儿的器具,象征着幼年时的无忧无虑。
  • 章绶:指官位的象征,暗指官场的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资治通鉴》而闻名,影响深远。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辞坟》写于司马光晚年,时值个人经历与世事变迁的反思期,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心中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辞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展现了司马光对生命的思考。诗中开头以“十年一展昔”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过去,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在这一过程中,诗人不仅回忆了自己曾经的美好生活,还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尤其是“岂负襁褓受”一句,展现了作者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身世的感慨。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更进一步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提到“横遭章绶缠”,反映出官场的复杂与无奈。这不仅是个人的感受,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隐喻,表达了对权力与责任的深思。在最后,诗人通过“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将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内心的绝望与孤独,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不满,最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悲凉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一展昔:回顾十年间的经历,唤起对往昔的思考。
  • 旬浃复东旋:暗示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 岂负襁褓受:强调对幼年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 横遭章绶缠:表露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苦闷。
  • 更来知几日: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令人感叹。
  • 遗恨恐终天:对过去的遗憾可能伴随终生。
  • 恸哭出松径:悲痛的情感在松林小径中回荡。
  • 悲风为飒然:凄凉的风声伴随伤感的氛围,增强情感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旋转的东风,形象生动。
  • 拟人:将风描绘为悲风,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人生遭遇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脆弱,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悲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径:松树林的小路,象征着幽静与孤独,也是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 悲风:代表着凄凉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悲伤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襁褓”指的是什么?

    • A. 婴儿的包裹
    • B. 官职的象征
    • C. 诗人的家乡
  2. “十年一展昔”中的“十年”强调了什么?

    • A. 时间的快速流逝
    • B. 个人的成长
    • C. 过去的美好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悲伤,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
  • 《将进酒》:与《辞坟》形成对比,李白更注重于豪放与乐观,展现了人生的另一种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司马光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解读》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辞坟》这首诗的情感和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