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社日醉起 赵蕃 〔宋代〕
醉状初如春水船,梦成蝴蝶更翩翩。 觉来已是情无奈,那更急风吹雨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醉后的状态起初像漂浮在春水上的船,梦中化作蝴蝶更加轻盈飞舞。醒来后已是无奈之情,更何况还有急风暴雨颠簸。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状:醉酒的状态。
- 春水船:比喻醉酒时的轻盈飘忽。
- 梦成蝴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梦境中的自由与轻盈。
- 翩翩: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
- 觉来:醒来。
- 情无奈:情感上的无奈。
- 急风吹雨颠:形容外界环境的恶劣和动荡。
典故解析:
- 梦成蝴蝶: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以及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饮酒后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通常会有饮酒庆祝的活动。诗人可能在社日饮酒后,醉意朦胧中产生了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醉酒后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无奈。首句以“春水船”比喻醉酒时的轻盈飘忽,次句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形容梦境中的自由与轻盈。后两句则从梦境回到现实,表达了醒来后的无奈之情,以及对急风暴雨的感受,形成了一种由梦到醒,由轻盈到沉重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醉状初如春水船”,通过比喻将醉酒的状态比作漂浮在春水上的船,形象地描绘了醉酒时的轻盈飘忽。
- 第二句:“梦成蝴蝶更翩翩”,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形容梦境中的自由与轻盈,增强了诗歌的梦幻色彩。
- 第三句:“觉来已是情无奈”,从梦境回到现实,表达了醒来后的无奈之情。
- 第四句:“那更急风吹雨颠”,进一步描绘了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动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船”比喻醉酒时的轻盈飘忽。
- 典故:如“梦成蝴蝶”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
- 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轻盈与沉重的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醉酒后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船:比喻醉酒时的轻盈飘忽。
- 蝴蝶: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象征梦境中的自由与轻盈。
- 急风:象征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动荡。
- 雨颠:形容外界环境的恶劣和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梦成蝴蝶”借用了哪个典故? A. 庄周梦蝶 B. 孟母三迁 C. 孔子问礼 D. 屈原投江
-
诗中“春水船”比喻的是什么? A. 醉酒的状态 B. 船只 C. 春水 D. 梦境
-
诗中“觉来已是情无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自由与超脱。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赵蕃《社日醉起》:两者都表达了饮酒后的自由与超脱,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而赵蕃则更多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庄子》:了解“庄周梦蝶”的典故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