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
时间: 2025-01-26 23:47: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 赵蕃 〔宋代〕
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 我无操舟长,顾病河流纡。 朝来罢茶瓯,闲诗念追摹。 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 孙郎吴中回,此物富有余。 自云得秘法,蠹口绝凯觎。 君今英妙年,赋成似相如。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 非如寒窗人,章句分锱铢。 多贮竟胡为,何妨稍遗余。
白话文翻译:
宣城的名笔如死去的诸葛,管城的笔也不适合书写。 我没有驾驭船只的技巧,反而河流曲折让我生病。 早晨起来,停止了茶饮,闲暇时想起要模仿古诗。 毛笔不堪重用,一次使用就惊动了车辆。 孙郎从吴中回来,带来了丰富的笔。 他自己说得到了秘法,笔尖不再被虫蛀。 你现在正值英年,写诗如相如般出色。 自然应该配备好笔,在朝廷中展示技艺。 不像那些在寒窗下苦读的人,对章句斤斤计较。 储存这么多笔是为了什么,何不稍微分一些给别人呢?
注释:
- 宣城死诸葛:宣城产的名笔,比喻笔的质量好。
- 管城不中书:管城产的笔不适合书写,指笔的质量不佳。
- 操舟长:驾驭船只的技巧。
- 河流纡:河流曲折。
- 毛锥:毛笔。
- 孙郎:指孙一昆仲。
- 蠹口绝凯觎:笔尖不再被虫蛀。
- 英妙年:正值英年。
- 赋成似相如:写诗如相如般出色。
- 给笔札:配备好笔。
- 承明庐:朝廷。
- 章句分锱铢:对章句斤斤计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048-1124),字子固,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古诗。此诗是赵蕃向孙一昆仲求笔时所作,表达了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孙一昆仲的赞美。
创作背景: 赵蕃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好笔的渴望,同时也赞美了孙一昆仲的笔。诗中提到的“宣城死诸葛”和“管城不中书”都是对笔的比喻,表达了对好笔的追求。赵蕃通过这首诗向孙一昆仲求笔,同时也表达了对孙一昆仲的敬佩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孙一昆仲的赞美。诗中“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用典巧妙,既表达了对好笔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笔的挑剔。“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则形象地描绘了笔的不堪重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好笔的迫切需求。最后,诗人通过对孙一昆仲的赞美,表达了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孙一昆仲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追求和对孙一昆仲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宣城产的名笔如死去的诸葛,管城产的笔不适合书写。
- 我无操舟长,顾病河流纡:我没有驾驭船只的技巧,反而河流曲折让我生病。
- 朝来罢茶瓯,闲诗念追摹:早晨起来,停止了茶饮,闲暇时想起要模仿古诗。
- 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毛笔不堪重用,一次使用就惊动了车辆。
- 孙郎吴中回,此物富有余:孙郎从吴中回来,带来了丰富的笔。
- 自云得秘法,蠹口绝凯觎:他自己说得到了秘法,笔尖不再被虫蛀。
- 君今英妙年,赋成似相如:你现在正值英年,写诗如相如般出色。
-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自然应该配备好笔,在朝廷中展示技艺。
- 非如寒窗人,章句分锱铢:不像那些在寒窗下苦读的人,对章句斤斤计较。
- 多贮竟胡为,何妨稍遗余:储存这么多笔是为了什么,何不稍微分一些给别人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宣城死诸葛”和“管城不中书”,用典巧妙,既表达了对好笔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笔的挑剔。
- 拟人:如“毛锥不胜任”,将毛笔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笔的不堪重用。
- 对仗:如“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孙一昆仲的赞美。诗中通过对笔的比喻和拟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好笔的追求和对孙一昆仲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追求和对孙一昆仲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宣城死诸葛:宣城产的名笔,比喻笔的质量好。
- 管城不中书:管城产的笔不适合书写,指笔的质量不佳。
- 毛锥:毛笔,形象地描绘了笔的不堪重用。
- 孙郎:指孙一昆仲,表达了对孙一昆仲的敬佩和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宣城死诸葛”是指什么? A. 宣城产的名笔 B. 宣城的名人 C. 宣城的风景 答案:A
-
诗中“毛锥不胜任”中的“毛锥”是指什么? A. 毛笔 B. 毛线 C. 毛料 答案:A
-
诗中“孙郎吴中回”中的“孙郎”是指谁? A. 孙一昆仲 B. 孙权 C. 孙中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友人的赞美。
-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这首诗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敬佩。
诗词对比:
- 赵蕃《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渴望和对友人的赞美。
- 赵蕃《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与黄庭坚《戏呈孔毅父》:两首诗都通过对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笔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敬佩。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赵蕃的诗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