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山行七绝》

时间: 2025-01-11 01:27:20

雨后浮云更拥山,须臾已作太空还。

了然悟得渊明意,投绂归来径掩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原山行七绝 赵蕃 〔宋代〕

雨后浮云更拥山,须臾已作太空还。了然悟得渊明意,投绂归来径掩关。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浮云更加密集地围绕着山峰,转眼间云层散去,天空恢复了宁静。我突然领悟了陶渊明的意境,于是脱下官服,归隐山林,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小径。

注释:

字词注释:

  • 浮云:飘动的云。
  • 拥山:围绕着山。
  • 须臾:不久,一会儿。
  • 太空:广阔的天空。
  • 了然:清楚明白。
  • 渊明意:指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 投绂:脱下官服,指辞官。
  • 归来:回到家乡或隐居地。
  • 径掩关:关闭小径,指与世隔绝。

典故解析:

  • 渊明意:指陶渊明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松原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渊明意”表明了他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的山景为背景,通过浮云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突然领悟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决定辞官归隐,与世隔绝。诗中的“投绂归来径掩关”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后浮云更拥山”:雨后的浮云更加密集地围绕着山峰,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景的画面。
  • “须臾已作太空还”:转眼间云层散去,天空恢复了宁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 “了然悟得渊明意”:诗人突然领悟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表明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投绂归来径掩关”:诗人决定辞官归隐,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小径,表达了与世隔绝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更拥山”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 象征:“须臾已作太空还”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 拟人:“浮云更拥山”中的“拥”字赋予了浮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诗人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通过领悟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 山: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
  • 太空:象征宁静和自由。
  • 渊明意:象征隐逸思想。
  • 投绂:象征辞官归隐。
  • 径掩关:象征与世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渊明意”指的是什么? A.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B. 陶渊明的政治思想 C. 陶渊明的文学思想 D. 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2. 诗中的“投绂归来径掩关”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官场的留恋 B.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D. 诗人对自然的恐惧

  3. 诗中的“须臾已作太空还”象征着什么? A. 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B. 自然的永恒不变 C. 社会的动荡不安 D. 个人的孤独寂寞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王维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松原山行七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