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帘》

时间: 2025-01-25 23:29:07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

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

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帘
李世民 〔唐代〕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
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
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丽的帘子悬挂在玉制的阙楼上,轻轻地舒展和卷起,映照着兰宫的美景。珠子的光芒在明亮的月光中摇曳,竹子的影子在清风中摇动,显得格外迷人。彩色的帘子散落在银钩上,精美的花纹倾斜在桂花的窗户中。我们应该把这些美丽的绮罗混杂在一起,共同装饰这间房子。

注释

  • 参差:形容状态不齐整或高低不一。
  • 垂玉阙:指垂挂在玉制的阙楼上,阙是古代的建筑。
  • 舒卷:指帘子展开和卷起的动作。
  • 珠光:珠子的光泽。
  • 素月:明亮的月亮。
  • 竹影:竹子的影子。
  • 清风:清爽的风。
  • 彩散:彩色的帘子散落。
  • 银钩:用来挂帘子的银色钩子。
  • 文斜:花纹倾斜。
  • 桂户:桂花装饰的窗户。
  • 杂罗绮:混合各种精美的绮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因其政治才能和治国理念而被称为“贞观之治”。他不仅是一位统治者,也是一位有文学才华的诗人,其诗作风格多变,常以豪放、雅致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朝盛世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李世民希望通过诗歌展示宫廷的华丽与安宁,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赋帘》通过对帘子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优雅。诗中的“参差垂玉阙”让人联想到高贵的建筑,带有一种清丽脱俗的气息;而“舒卷映兰宫”则生动地描绘了帘子在月光下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宫廷的轻柔与浪漫。珠光和竹影的交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明亮的光泽,又有自然的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银钩与桂户的结合,体现了华丽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需要相互融合、共同装点的理念。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李世民作为皇帝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参差垂玉阙:描绘了帘子悬挂在华贵的阙楼上,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 舒卷映兰宫:通过帘子的舒展与卷起,反映出宫廷生活的轻松与雅致。
    • 珠光摇素月:珠子的光芒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营造出梦幻般的场景。
    • 竹影乱清风:竹影在清风中摇动,象征着自然的活力与和谐美。
    • 彩散银钩上:彩色的帘子散落在银钩上,展现出华丽的细节。
    • 文斜桂户中:花纹倾斜于窗户中,增添了几分雅致。
    • 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强调了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相互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帘子比作华丽的装饰,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对仗:如“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珠光、竹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华丽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帘子:象征着华丽与优雅,代表宫廷生活的奢华。
  • 珠光:象征着富贵与明亮,传递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竹影:寓意自然与清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银钩:象征着精致与细腻,增强了作品的华美感。
  • 桂花:象征着芬芳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世民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珠光摇素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昏暗的夜晚
    • B. 明亮的月光
    • C. 暴风雨
    • D. 晴朗的白天
  3. “惟当杂罗绮”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对单一生活的追求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崇拜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李世民的《赋帘》,前者侧重于自然山水的壮丽,而后者则更关注宫廷生活的华丽与优雅。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以大气磅礴见长,后者则细腻入微,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