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雪晴登鸡鸣寺豁蒙楼,用王介甫韵》
时间: 2025-01-11 19:5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枝香 雪晴登鸡鸣寺豁蒙楼》
作者:周岸登 〔清代〕
爽心快目。似史说子玄,经论王肃。
十里湖光一镜,彩舟群簇。
迎春霁雪来窥牖,对披襟蒋山高矗。
练拖江步,云粘树顶,熘悬峰足。
有虿发,雏颜共逐。
问何代台城,悲笑相续。
羞照胭脂,废井沁波留辱。
小营校练场如砥,渐裙腰芳草惊绿。
古愁今感,归来慵记,后庭哀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晴朗的日子,登上鸡鸣寺的豁蒙楼,心情愉悦。就像史书中提到的子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王肃(东汉的文学家)。远处的湖面宛如一面镜子,彩色的小舟在湖上聚集。春天的雪后,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蒋山高耸的身影。漫步在江边,云彩粘在树梢,悬崖上的峰峦似乎在轻轻摇曳。
有些人发出微笑,仿佛在追逐着什么。问起那古老的台城,悲笑交织。羞于映照胭脂的美丽,废弃的井水却留着过往的耻辱。小营的练习场如同磨刀石,渐渐地裙摆间芳草惊醒了春意。古老的愁绪与现在的感触交织在一起,归来时懒得去记起,后庭的哀曲仍在耳边回响。
注释
- 爽心快目:令人心情愉悦,眼前一亮。
- 史说子玄: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迁,子玄是他的字。
- 王肃: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经论而闻名。
- 蒋山:指的是山的名称,可能是当时的地名。
- 虿发:可能指的是一种发型,或是象征性地描述某种状态。
- 台城:古代城池的遗址,常用以象征历史的变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擅长于山水、咏物以及抒情诗,风格清新细腻,作品常蕴含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在雪后晴朗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此诗以“雪晴”作为开篇,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湖面、彩舟、山峦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在诗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在“迎春霁雪来窥牖”一句中,诗人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春雪,表现出一种期待和希望;而“古愁今感”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的最后一句“后庭哀曲”更是将这种情感深化,似乎在感叹生活的无常与悲凉。整体来看,这首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爽心快目:开篇即表明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 似史说子玄,经论王肃:以古人自比,体现诗人的学识与情怀。
- 十里湖光一镜,彩舟群簇:描绘湖面如镜,舟只如群星,生动形象。
- 迎春霁雪来窥牖:用窗户窥视春雪,暗含期待。
- 对披襟蒋山高矗:提到蒋山,象征高远与坚定。
- 练拖江步,云粘树顶:描写轻松的步伐与自然景象的和谐。
- 有虿发,雏颜共逐:生动描绘人们的状态与心情。
- 问何代台城,悲笑相续: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羞照胭脂,废井沁波留辱:对美丽与耻辱的反思。
- 小营校练场如砥:描写练习场的景象,传达一种坚韧。
- 渐裙腰芳草惊绿:春草复苏,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 古愁今感,归来慵记,后庭哀曲:感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留下深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里湖光一镜”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拟人:云粘树顶,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多处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也暗示生命的短暂。
- 湖光: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和谐,映射诗人内心的宁静。
- 蒋山:高耸的山象征坚定与希望,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后庭哀曲:代表历史的沉重与个人情感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里湖光一镜”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 A. 鏡子
- B. 湖面
- C. 眼睛
-
“古愁今感”中的“古愁”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的忧愁
- B. 诗人的个人情感
- C. 对历史的思考
-
诗中提到的“蒋山”象征着什么?
- A. 高远与坚定
- B. 历史的悲伤
-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描述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致,情感则更为激昂,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