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首夏泛天池诗 萧衍 〔南北朝〕
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 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 新波拂旧石,残花落故枝。 叶软风易出,草密路难拫。
白话文翻译:
在朱明节这个时节,我轻轻地游览,泛舟于天渊池上。 船只相互缓缓移动,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摆。 碧绿的水面上点缀着红色的荷花,白色的沙滩上泛起青色的涟漪。 新波轻轻拂过旧石,残花从老枝上飘落。 叶子柔软,风轻轻吹过就容易摇动,草丛茂密,路难以辨认。
注释:
- 朱明节:古代的一个节日,通常指夏季的开始。
- 泛漾:泛舟,指乘船游玩。
- 天渊池:一个池塘的名字,可能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舟楫:船只。
- 容与:缓慢移动的样子。
- 藻苹:水草。
- 碧沚:碧绿的水面。
- 红菡萏:红色的荷花。
- 白沙:白色的沙滩。
- 青涟漪:青色的波纹。
- 新波:新的波浪。
- 旧石:古老的石头。
- 残花:凋谢的花朵。
- 故枝:老树枝。
- 叶软:叶子柔软。
- 风易出:风容易吹动。
- 草密:草丛茂密。
- 路难拫:路难以辨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多有诗文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泛舟天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萧衍的晚年,当时他已退位为太上皇,享受着平静的生活。诗中描绘的初夏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泛舟天池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一句,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
- 诗人轻装简行,在朱明节这个时节泛舟于天渊池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 船只缓缓移动,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摆,描绘了水面的动态美。
-
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
- 碧绿的水面上点缀着红色的荷花,白色的沙滩上泛起青色的涟漪,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
-
新波拂旧石,残花落故枝。
- 新波轻轻拂过旧石,残花从老枝上飘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叶软风易出,草密路难拫。
- 叶子柔软,风轻轻吹过就容易摇动,草丛茂密,路难以辨认,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沚红菡萏”中的“碧沚”比喻碧绿的水面,“红菡萏”比喻红色的荷花。
- 拟人:如“舟楫互容与”中的“容与”赋予船只以人的动作,显得生动。
- 对仗:如“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中的色彩对比,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初夏时节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宁静态度。
意象分析:
- 碧沚:碧绿的水面,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 红菡萏:红色的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白沙:白色的沙滩,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 青涟漪:青色的波纹,象征着动态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沚红菡萏”中的“碧沚”指的是什么? A. 碧绿的水面 B. 碧绿的草地 C. 碧绿的山峰
-
诗中“舟楫互容与”中的“容与”是什么意思? A. 快速移动 B. 缓慢移动 C. 停止不动
-
诗中“新波拂旧石”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永恒 C. 新旧的对比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杜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与《首夏泛天池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注重对江南春色的描绘,后者则更注重对初夏时节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