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双树居赏月》
时间: 2025-01-27 03:54: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乡明月团圆面。终隔缑山远。
安排诗酒待清光。无奈满城风雨似重阳。
平安园竹僧无信。难向天涯问。
嫦娥不肯下云来。为怕青田碧海涨黄埃。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明月,如同团圆的面孔。可是我们终究隔着缑山,遥远无比。
我准备了诗酒,等待着明亮的月光。可惜满城的风雨,仿佛又是重阳节的阴霾。
平安园中的竹子,和尚没有音信。难以向天涯远方询问。
嫦娥不肯从云端下来,恐惧的是青田碧海,涨起的黄土飞扬。
注释:
- 团圆面:形容月亮圆满,就像故乡的面孔一样亲切。
- 缑山:指代遥远的山,暗示距离的阻隔。
- 重阳:重阳节,象征着思念和离别。
- 平安园竹:可能指代某个静谧的地方,竹子象征着清雅。
- 嫦娥:月宫的仙女,传说中与月亮有关。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嫦娥因服下不死药而飞升月宫,象征着对美好和团圆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其诗歌常透出淡淡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佳节,作者身处异地,借助月亮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浓厚的乡愁。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双树居赏月》通过描绘明月和乡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开篇以“故乡明月”引入,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明月象征团圆的美好,然而“终隔缑山远”却表现出作者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提到的“诗酒待清光”,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月光的期待,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满城风雨似重阳”,则是对节日气氛的反衬,重阳节通常是思念亲友的时刻,而此时的风雨却使得这一切变得更加沉重。在“平安园竹僧无信”中,竹子象征着清雅与坚韧,和尚的无信则表现出诗人对交流的渴望和无奈。
最后,嫦娥的意象在诗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她不肯下云来,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满与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又蕴含了人生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乡明月团圆面:故乡的明月就像团圆的面庞,寄托了思乡情。
- 终隔缑山远:隔着缑山,远隔千里,表达了距离的无奈。
- 安排诗酒待清光:准备好诗酒,期待与月光相伴,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无奈满城风雨似重阳:无奈地感到风雨如同重阳节的阴郁,增添了思念的沉重感。
- 平安园竹僧无信:在平安园中,竹子与和尚,暗示着与世隔绝的孤单。
- 难向天涯问:无法向远方询问,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孤独。
- 嫦娥不肯下云来:嫦娥不肯降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 为怕青田碧海涨黄埃:因害怕大海的波涛汹涌,暗示着生活的动荡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团圆的面孔,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嫦娥被赋予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亲切感和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在异乡时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缑山:暗示距离,阻隔。
- 诗酒:代表生活的情趣与追求。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艰难和不安。
- 嫦娥: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乡明月”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团圆
C. 伤痛 -
“嫦娥不肯下云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无奈 -
诗中提到的“满城风雨”比喻了什么? A. 生活的平静
B. 生活的艰难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月亮引发的情感共鸣。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对月的描写中,展现了对亲人的怀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