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时间: 2025-05-29 18:4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白话文翻译
再来对着酒杯,柳条在风中早已折尽。
如果问我看花时的情绪,那跟当初的感觉怎么会一样呢?
不要为西风的凋零而感到瘦弱,痛快地饮酒,不停地搔首。
自古以来,青蝇与白璧的命运,早已被天安排好了。
注释
- 重来对酒:再次饮酒,表明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 折尽风前柳:形容柳树在风中被折断,暗示时光流逝。
- 若问看花情绪:若有人问我看花时的情感。
- 似当日怎能彀:与往日的情感相比,怎么能一样呢?
- 休为西风瘦:不要因为西风的凋零而忧伤。
- 痛饮频搔首:痛快地喝酒,不时地搔首自问。
- 青蝇白璧:青蝇比喻美好的事物,白璧则表示珍贵的东西,暗指因果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4),清代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生活在清初,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纳兰性德的中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体现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该诗在意象上通过酒、柳、花等元素,构建了一种伤感而又颇具哲思的氛围。开篇的“重来对酒”便引出了诗人对往事的追溯,酒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及的“折尽风前柳”,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无情,暗示着与往日的不可再回。接下来,诗人通过“若问看花情绪”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又意识到“怎能彀”,这是一种对比与反思,揭示了人心的变迁和情感的脆弱。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宣告,面对无情的西风与命运的安排,诗人选择了痛快饮酒,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无畏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他对命运的接受与超越。整体诗歌情感深邃,意象丰盈,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来对酒:重温旧梦,借酒浇愁。
- 折尽风前柳:柳树被风折断,象征着无情的岁月。
- 若问看花情绪:询问情感的变化。
- 似当日怎能彀:对比往昔与如今的情感,强调失落感。
- 休为西风瘦:劝诫自己,不要因外界的因素而感到沮丧。
- 痛饮频搔首:用饮酒来麻痹内心的烦恼。
- 自古青蝇白璧:强调命运的安排与人生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蝇与白璧作比较,象征着美好与悲哀的并存。
- 拟人:柳树的折断似乎在诉说岁月的无情。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情感的寄托与生活的调剂。
- 柳:表现无情、流逝的岁月。
- 花:代表美好与青春,但也暗示着短暂。
- 西风:象征凋零与无情的外界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重来对酒”意指什么? A. 再次喝酒
B. 忘记过去
C. 回忆往事
D. 享受生活 -
“折尽风前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柳树的美丽
B. 年龄的增长
C. 时光的流逝
D. 自然的无情 -
诗中提到“青蝇白璧”是用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命运的安排
C. 友情的珍贵
D. 爱情的悲伤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纳兰性德的这首诗更为细腻,情感更显柔和。苏轼的词中有豪放的气魄,而纳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适合用来对比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