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子》
时间: 2025-01-10 22:36: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子
作者:梅尧臣
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
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
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
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
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
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
吾将仰问天,此理岂所执。
我惟两男子,夺一何太急。
春鸟独蔓延,哺巢首戢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舟行途中思念已故之子,心中充满惊惧与迷茫的情感。对于儿子的离世,作者感到深深的伤痛,甚至无法流泪。经过一段时间,他开始怀念儿子,内心如同火汤般炙热。回想起前不久失去妻子的痛苦,心中的遗憾至今仍未消散。最近又因妻子的离世而痛哭,泪水浸湿了衣襟。夜里又因子之死而痛哭,痛苦深入骨髓,心如刀绞。作者感叹上天难道不公,为什么命运如此无情,夺走了他唯一的两个儿子。春天的鸟儿在巢中欢快地筑巢,而自己却只能在悲痛中徘徊。
注释
- 舟行次符离:指在舟船上经过符离这个地方。“符离”是地名。
- 临之但惊迷:面对死亡的事实,感到惊慌失措。
- 至伤反无泣:心中极度伤痛,却无法流泪。
- 款定始怀念:心情平静下来后,开始怀念逝去的儿子。
- 汤火集:内心如同火与汤聚集般炙热。
- 夺一何太急:失去一个儿子,何以如此匆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他的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及人生哲理,作品严谨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失去两个亲人的悲痛之中,表达了他对儿子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与无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
诗歌鉴赏
《悼子》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哀悼诗,梅尧臣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失去亲人的痛苦。诗中开头的舟行意象,仿佛在传达作者身处的孤独,舟行于水,身外的世界宁静,但内心却波涛汹涌。接着,梅尧臣以“临之但惊迷”的笔触,展示了面对死去亲人的震惊与无助,流泪的能力被悲痛压抑,内心的伤痛如火焰般炙热,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的“前时丧尔母”,将失去妻子的痛苦与失去儿子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形成层层叠叠的情感冲击。梅尧臣在此不仅仅是在哀悼,更是在探讨生死的哲理,质疑上天为何如此无情。这种对命运的反思,使得整首诗超越了个人的悲痛,升华至对人生命题的思考。
最后,春鸟筑巢的意象与诗人内心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命的轮回与无情,令人感受到生与死之间的无奈与无常。整首诗在情感的真实表达与深刻思考中,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诗人回忆在舟中经过符离时,思念已故之子。
- 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面对儿子的死亡,感到惊慌和迷茫,内心的伤痛使他无法流泪。
- 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心情平静后,开始怀念儿子,内心如同炙热的汤火般燃烧。
- 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回想起前不久失去妻子的痛苦,心中仍有无法释怀的遗憾。
- 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最近因妻子的离世而痛哭,泪水浸湿了衣襟。
- 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夜里又因子之死而痛哭,痛苦深入骨髓。
- 吾将仰问天,此理岂所执:感叹上天不公,为什么命运如此无情。
- 我惟两男子,夺一何太急:自己只有两个儿子,失去一个实在是太过匆忙。
- 春鸟独蔓延,哺巢首戢戢:春天的鸟儿在巢中欢快地筑巢,自己却只能在悲痛中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痛苦比作汤火,形象生动。
- 对比:春鸟欢快筑巢与自己悲痛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人生命题的无常。
- 反问:通过对上天的质疑,表达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深刻探讨了生死无常的哲理。诗人在悲痛中思考命运的无情,让读者不仅感受到悲伤,更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人生旅途,孤独与迷茫。
- 汤火:象征内心的炙热痛苦。
- 春鸟:象征生的延续与希望,与痛苦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梅尧臣生活在什么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汤火集”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生活的平静
- B. 内心的痛苦
- C. 外界的冷漠
- D. 亲情的温暖
-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春鸟”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亲情的愉悦
- C. 失去的痛苦
-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 B. 宋代
- B. 内心的痛苦
- A. 生命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长恨歌》 - 白居易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悼子》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悼子》更侧重于对逝去亲人的哀痛,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