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人见过》

时间: 2025-01-10 23:04:35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去,偏僻的巷子里少有人行走。
忽然看到青丝马骑过,原来不是白面书生。
我们开怀一笑,随意聊聊,鸡和黍米未曾烹饪。
不要叹息我过得那么贫穷,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清白无华。

注释

  • 春泥:春天的泥土,象征着春季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环境。
  • 穷巷:偏僻的巷子,暗示环境的清幽与人迹稀少。
  • 青丝骑:指骑马的青年,青丝暗指年轻、活力。
  • 白面生:白面书生,指年轻的知识分子,通常形容读书人。
  • 鸡黍:鸡和黍米,古时的食物,代表生活的富足。
  • 余贫甚:我过得很贫穷,表达对自己现状的自嘲。
  • 吾侪业本清:我们本来就生活清白,指不追求物质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于五言诗和乐府,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李舍人见过》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文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梅尧臣在诗中以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清白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舍人见过》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环境与人迹稀少的巷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在此背景下,遇见骑青丝马的年轻人,似乎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诗中的“鸡黍未尝烹”表明诗人虽然生活贫穷,但并不在意物质的丰富,反而更看重内心的满足。

诗中的“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则是对世俗贫富观念的反抗,表达了对清白生活的认可与自豪。梅尧臣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强调了精神的自由与生活的真实。在当时,许多文人追求名利,而诗人却选择隐逸,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泥无处所:春天的泥土没有去处,暗示春天的生机和清新的气息。
  2. 穷巷少人行: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人经过,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3. 忽枉青丝骑:突然看见骑马的年轻人,表现出一种意外的惊喜。
  4. 曾非白面生:原来不是书生,暗指年轻人的活力与气质。
  5. 笑言聊与适:开怀大笑,随意聊天,表现出轻松与自在。
  6. 鸡黍未尝烹:虽然没有丰盛的食物,但这并不影响心情。
  7. 莫叹余贫甚:不要为自己的贫穷感到悲伤,表现出一种洒脱。
  8. 吾侪业本清:我们本来就过着清白的生活,强调生活的纯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工整的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比喻:青丝骑与白面生的对比,表达了生活状态的不同。
  • 反语:虽贫但乐,实际上是对物质的无所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新自然的环境与简单的人生,表达了诗人对清白生活的追求与对物质的淡泊。诗人用轻松的笔调传达出心灵的宁静,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生命与希望,春天的泥土意味着新的开始。
  • 青丝骑:代表年轻与活力,体现了世间的朝气。
  • 鸡黍:象征丰盛的生活,反衬出诗人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泥无处所”,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天的泥土到处可见
    B.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去
    C. 春天的泥土丰富多彩

  2. 诗人对“鸡黍未尝烹”的态度是? A. 失落
    B. 随意
    C. 不满

  3. “吾侪业本清”中“清”指的是什么? A. 生活丰富
    B. 生活清白
    C. 生活贫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闲情赋》——李白

诗词对比

《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李舍人见过》都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中,展现了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梅尧臣及其他宋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