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仪真观》
时间: 2025-01-25 23:40: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说仙乡接濑乡,閒游诗侣礼虚皇。 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 天地杳冥供写像,江山回合助灵祥。 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
白话文翻译:
听说仙乡与濑乡相连,闲游的诗友们向虚皇行礼。 三潮宝派通向胥浦,万叶灵杉遮蔽了蜀冈。 天地间的幽深为写像提供了场所,江山的环绕增添了灵气。 五云将人送入蓬莱岛,留在人间作为道场。
注释:
- 仙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濑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风景秀丽之地。
- 虚皇:道教中的神祇,此处可能指道教的高级神灵。
- 三潮宝派:指三条潮水汇聚的地方,具体地点不详。
- 胥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万叶灵杉:形容树木茂盛,具有灵性。
- 蜀冈: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天地杳冥:形容天地间的深远和神秘。
- 江山回合:指江河山川环绕。
- 五云:五彩云,常用来形容神仙或仙境。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岛。
- 道场: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有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真州仪真观时所作,表达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舜民游历真州仪真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提到的“仙乡”、“虚皇”、“蓬莱岛”等词汇,都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兴趣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道教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仙乡接濑乡”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閒游诗侣礼虚皇”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然的感觉。接下来的“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最后两句“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则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道场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道教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仙乡接濑乡”:诗人听说仙乡与濑乡相连,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閒游诗侣礼虚皇”:闲游的诗友们向虚皇行礼,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然的感觉。
- “三潮宝派通胥浦”: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万叶灵杉蔽蜀冈”:形容树木茂盛,具有灵性,遮蔽了蜀冈。
- “天地杳冥供写像”:天地间的幽深为写像提供了场所。
- “江山回合助灵祥”:江山的环绕增添了灵气。
- “五云送入蓬莱岛”:五彩云将人送入蓬莱岛,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
- “留与人间作道场”:留在人间作为道场,表达了对人间道场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五云送入蓬莱岛”中的“五云”比喻神仙或仙境。
- 拟人:如“江山回合助灵祥”中的“江山回合”拟人化,赋予自然景观以灵性。
- 对仗:如“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神秘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人间道场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超脱尘世。
- 虚皇:道教中的神祇,象征神秘和崇高。
- 三潮宝派:三条潮水汇聚的地方,象征自然之美。
- 万叶灵杉:树木茂盛,具有灵性,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五云:五彩云,象征神仙或仙境。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道教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虚皇”是指什么? A. 道教中的神祇 B. 佛教中的神祇 C. 基督教中的神祇 D. 伊斯兰教中的神祇 答案:A
-
诗中的“五云”象征什么? A. 神仙 B. 仙境 C. 自然景观 D. 人间道场 答案:B
-
诗中的“蓬莱岛”是指什么? A. 道教仙境 B. 佛教圣地 C. 基督教圣地 D. 伊斯兰教圣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杜甫《望岳》: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真州仪真观》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者都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但张舜民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仙境的想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道教文化》:了解道教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