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山光转寒翠,
山崖望远此登楼。
烟横白鸟过江去,
三十三峰都是秋。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山上,阳光照射下的山光显得冷淡而翠绿,
我站在山崖上远望,登上这座楼阁。
白鸟在烟雾中横飞,掠过江面远去,
远处的三十三座峰峦都被秋色装点。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光:山的光彩,指山的颜色和气氛。
- 寒翠:寒冷的翠绿,形容山色清冷而美丽。
- 山崖:山的边缘或峭壁。
- 望远:远望,眺望远方。
- 烟横:烟雾横在空中,形容烟雾的景象。
- 白鸟:白色的鸟,可能是指白鹭等水鸟。
- 三十三峰:指远处的山峰,数量可能寓意丰富。
- 都是秋:都呈现出秋天的景色,突出季节的变化。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鸟”和“秋”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宁静、自由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开头两句“江上山光转寒翠,山崖望远此登楼”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清晨,山光与江水相映成趣,寒冷的翠绿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感觉。这里的“寒翠”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接下来的两句“烟横白鸟过江去,三十三峰都是秋”,则进一步将视野拓展,让人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美。白鸟掠过江面,似乎在追逐着那不可捉摸的秋天,三十三峰在秋季的映衬下愈加显得苍翠欲滴。诗人巧妙地把白鸟与三十三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引发了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山光转寒翠:描绘了江边山色,光线变化下显得寒冷而清新,表达了秋天的气氛。
- 山崖望远此登楼:站在山崖上,眺望远方,强调了登高的行为与视野的开阔。
- 烟横白鸟过江去:描绘白鸟在烟雾中飞过江面,给人一种轻盈而自由的感觉。
- 三十三峰都是秋:远处的三十三座山峰被秋天的景色覆盖,强化了季节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横”,形象地描绘了烟雾的状态。
- 对仗:开头的“江上山光”与“山崖望远”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白鸟:象征自由与追求。
- 三十三峰: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低谷,或许暗示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秋: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翠”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绿意
B. 秋天的清冷绿
C. 冬天的白雪
D. 夏天的繁茂 -
诗中提到的“三十三峰”可能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人生的高峰与低谷
C. 诗人的朋友
D. 不同的季节 -
诗中的“白鸟”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自由与追求
C. 孤独
D. 繁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静思,与曹家达的《九日登君山二首》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安宁与和谐,而曹家达则在清冷的秋色中带有一丝惆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
- 《清代诗人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