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时间: 2025-01-11 02:3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窗户明环堵。山容黛染,水光绡舞。
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
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
晴又雨。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
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
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
觞为举。何人解歌金缕。
白话文翻译:
窗户明亮的围墙上,山的轮廓如黛色般染上了烟雾,水面波光粼粼如绡帛舞动。
荷叶撑起了烟雾,花影映在波光中如神女般轻盈。
娇嫩的面容上化了淡妆,沉默地面向和煦的春风凝视。
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雨水潺潺,马蹄声隐隐可闻,云间沙洲若隐若现。
片刻间风卷云舒又是晴天,看那香气从丹囊中泄出,忽而飘动的香烛。
鱼儿拨弄着荷衣,珠子乱洒满地无数。
不必谈论金沙与玉井,哪里比得上我那神龟的栖息处。
酒杯举起,谁能理解那金缕歌声的奥妙。
注释:
- 环堵:指窗户周围的墙壁。
- 黛染:黛色,形容山的颜色如女儿妆黛般深邃。
- 绡舞:柔软轻盈的绡帛在水面上起舞。
- 擎:支撑。
- 薰风:和煦的春风。
- 征鞞:马蹄声。
- 丹囊:盛香料的袋子。
- 鱼飐荷衣:鱼儿在荷叶上游动,弄湿了荷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女性之美。
创作背景:
《玉漏迟》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美和内心情感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玉漏迟》是一首将自然美与人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视角。开篇“窗户明环堵”描绘了一个明亮而宁静的环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山水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山的黛色与水的波光交相辉映,展现了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荷叶与花的意象则将视线引向了清丽的女子,仿佛她们在水波中轻轻摇曳,生动而灵动。诗中还通过“鱼飐荷衣”这一细节,表现出自然界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酒杯举起,似乎在问谁能够理解这金缕歌声的深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与情感的思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内涵,构建出一种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氛围,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户明环堵:窗户明亮,四周的墙壁清晰可见,营造宁静的环境。
- 山容黛染,水光绡舞:山的轮廓如黛色,水面波光如绡帛般轻盈。
- 荷盖擎烟:荷叶撑起了烟雾,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花映步波神女:花影映在波光中,形容女子如神女般轻盈。
- 嫩脸铅华掩素:娇嫩的面容上施了淡妆,展现出女性的优雅。
- 无语向薰风凝伫:她沉默地面对春风,似在思索。
- 晴又雨:天气变幻,反映出自然的多变。
- 征鞞隐隐:远处隐约传来马蹄声,增添了生活气息。
- 须臾风卷还晴:片刻间风起云涌,天气又恢复晴朗。
- 看香泄丹囊:香气从袋子中泄出,描绘出一种芬芳的气息。
- 乍飘沈炷:香烛忽而飘动,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感觉。
- 鱼飐荷衣:鱼儿在荷叶上游动,生动形象。
- 珠颗乱倾无数:水珠四散,如同珍珠般美丽。
- 休话金沙玉井:不必谈论财富与名利。
- 争似我神龟处:哪里比得上我那安静的栖息之地。
- 觞为举:酒杯高举,似乎在庆祝。
- 何人解歌金缕:问谁能理解那金缕歌声的美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容黛染”比喻山的颜色,营造出画面感。
- 拟人:如“鱼飐荷衣”,赋予鱼类以人的动作,增加生动性。
- 对仗:如“晴又雨,征鞞隐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生活闲适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户: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山水:自然的美,表现出和谐与静谧。
- 荷花:美丽的女子,象征纯洁与优雅。
- 风:象征变化与无常。
- 香气:生活的美好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荷盖擎烟”主要描绘了哪种意象?
- A. 山的轮廓
- B. 荷叶撑起烟雾
- C. 花影映波
-
“何人解歌金缕”中“金缕”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金色的丝线
- C. 精美的歌声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立方与李清照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李清照更偏向于表现内心情感,而葛立方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经与楚辞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