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赠晋江御史陈公》
时间: 2025-01-10 22:2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皇帝二十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我皇大度古来无,特蒙褒许更成命。
爱公宿学慕公久,心倾此事尤頫首。
公昔释褐岁壬辰,九重忧旱求直臣。
謇辞论列刘给谏,先贤后哲同超伦。
眼中再见朱云人,延英但少张将军。
魏公妩媚作何语,沈沈温室不可闻。
公身决为当世用,公文岂独吾曹诵。
更须湔剔谋本根,廓清六合安鸾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皇帝在位二十三年,癸卯年正是春天的开始。众人齐声欢呼,朝廷上充满了太平的气氛,而真御史的存在正是这一切的保障。御史提出建议,担心会因此得罪他人,心中难免忐忑。面对敌人的愤怒,权势高的人也有可能贪婪地追求私利。
一封奏章呈上天子,贵人们惊慌失措,名声受到威胁。我皇帝的宽宏大量是古今罕见的,特别受到褒奖,命令已然下达。我一直仰慕您,心中所想的事情尤为迫切。公曾在壬辰年放下官职,曾为朝廷忧虑旱灾而求贤直臣。您用谏言列举刘向的事迹,先贤与后哲都在此中超越了常人。
再见到朱云,感慨延英少了张将军的风采。魏公的言辞如同美丽的花朵,却如同在温室中无法传达真实。您的身影成为当世的栋梁,您的文章不仅仅是我们所诵读的。更需要洗净心中杂念,才能清楚地治理国家,安定天下。
注释:
- 二十有三祀:指皇帝在位23年。
- 癸卯月:指农历的癸卯年春天。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百官,有权弹劾。
- 高位可复贪牖尸:意指高官虽然权势,但依然可能贪婪,甚至不顾生死。
- 特蒙褒许:特别受到皇帝的褒奖。
典故解析:
- 刘给谏:刘向是汉代著名的学者,善于直言进谏。
- 朱云人:传说中的人物,指代有才华的人。
- 魏公:可能指魏公子,形容言辞华丽但空洞无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文琛,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时政的关注及对理想官员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朝廷稳定、社会安宁之时,诗人通过对御史的赞美,寄托了对明君与良臣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晋江御史陈公的敬仰之情。诗的开篇即提到皇帝在位已久,百姓欢声雷动,预示着国家太平的景象。御史作为政府的监督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人对御史的尊敬和期望,体现了他对理想官员的向往。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御史以往的事迹,表达了对其过往奉献的钦佩。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增加了诗的深度,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忧虑,尤其是在面对权力与贪欲的冲突时,诗人呼吁需要“湔剔谋本根”,即要洗净内心的杂念,保持清白与正直。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与道德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皇帝二十有三祀:说明皇帝在位23年,强调其政权的稳定。
- 万人一口呼太平:表达人民对太平盛世的共同向往。
- 御史献言职所司:指出御史积极进言,体现其职责。
- 以言得罪焉敢知:反映出官场的复杂与风险,御史的顾虑。
- 伤威纵敌愤所切:说明高官权臣间的权力斗争。
- 一封朝奏天子圣:表达奏章的重要性及对皇帝的影响。
- 贵人惨懔惊名姓:权贵因御史之言而感到恐惧。
- 我皇大度古来无:称赞皇帝的宽容大度。
- 特蒙褒许更成命:赞美皇帝对御史的嘉奖。
- 爱公宿学慕公久:表达对御史的崇敬与期待。
- 公昔释褐岁壬辰:追溯御史的经历,显示其品德。
- 九重忧旱求直臣:显示御史为国忧心,渴望直言。
- 謇辞论列刘给谏:借古人谏言来强调道德的高尚。
- 先贤后哲同超伦:暗示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
- 眼中再见朱云人: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
- 延英但少张将军:对人才流失的叹息。
- 魏公妩媚作何语:讽刺美丽却空洞的言辞。
- 沈沈温室不可闻:形容温室中无法传递真实的声音。
- 公身决为当世用:强调御史的重要性。
- 公文岂独吾曹诵:显示御史的文章不仅是众人所读。
- 更须湔剔谋本根:呼吁内心的纯洁与清明。
- 廓清六合安鸾凤:愿望国家安宁,百姓幸福。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如“朱云人”,暗喻有才华的贤者。
- 夸张:如对皇帝宽容的夸赞,突显其德行。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对理想官员的推崇与对当政者的期望,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以及希望通过正直、清明的官员来实现太平盛世的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帝:象征权力与统治。
- 太平: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御史:象征监察者的角色,代表正义与清廉。
- 贤臣:象征理想的治理者,寄托了对良好政治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皇帝在位多少年?
- A) 20年
- B) 23年
- C) 25年
-
御史在诗中担心什么?
- A) 得罪他人
- B) 失去权力
- C) 被皇帝惩罚
-
诗人对皇帝的态度是?
- A) 批评
- B) 崇敬
- C) 无所谓
答案:
- B) 23年
- A) 得罪他人
- B) 崇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陆游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皆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