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3:3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曲栏干第六桥。长堤曾与度清宵。斟残月下深深盏,吹彻灯前款款箫。挑锦字,赋兰皋。几回梦里见妖娆。何时剪烛幽窗下,检点湘痕共楚腰。
白话文翻译:
曲曲的栏杆,连接着第六座桥。曾经在长堤上度过了清冷的夜晚。斟满一盏酒,在残月下静静品味,轻轻吹奏着灯前悠扬的箫声。挑选华美的文字,赋诗于兰桂之乡。几次在梦中见到她那妖娆的身影。不知何时能在烛光下,细细品味那湘江的痕迹和楚地的风情。
注释:
- 曲曲栏干:形容栏杆曲折缠绕,诗中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婉约的美感。
- 长堤:指长长的堤岸,象征着长久的等待或回忆。
- 斟残月:在残月下倾斟酒水,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款款箫:形容箫声悠扬,轻柔动人。
- 挑锦字:挑选华美的字句,赋诗作词。
- 湘痕共楚腰:指湘江的痕迹和楚地的美人,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典故解析:
- 湘江:位于湖南省,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柔情和美丽。
- 楚腰:源于《红楼梦》中“腻粉香腮”,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身姿,寓意柔美与婉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金水,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运用古典诗词的韵律与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丽女性的追思。诗中的意象层层递进,先是“曲曲栏干第六桥”,描绘出一种婉转的景致,仿佛在诉说着与爱人之间的故事。接着“长堤曾与度清宵”,让人感受到那种静谧而甜美的回忆。斟酒与吹箫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孤独而优雅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追忆过去的欢愉时光。
“挑锦字,赋兰皋”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诗词的美好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最后几句,诗人渴望与爱人再次相聚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而又哀伤的情感。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曲曲栏干第六桥: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景致,可能是与爱人相约的地方。
- 长堤曾与度清宵:诉说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 斟残月下深深盏:在残月下,独自品味酒水,体现孤独感。
- 吹彻灯前款款箫:吹箫声悠扬,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挑锦字,赋兰皋:诗人创作的热情,表达对文化的向往。
- 几回梦里见妖娆:梦中常见的美丽身影,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 何时剪烛幽窗下:渴望再次相聚的心情,反映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痕”和“楚腰”作为美的象征,提升诗的意境。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栏杆:象征着思念与回忆的连接。
- 长堤:代表着漫长的等待。
- 残月: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孤独的情感。
- 灯前箫声:传递出一种温柔宁静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第六桥”象征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与爱人相约的地方
C. 诗人的创作灵感
答案: B -
“湘痕共楚腰”中的“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
B. 湖北
C. 河南
答案: A -
诗中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忧愁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将吴金水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首诗都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但吴金水的作品更侧重于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的世界》
- 吴金水诗集《幽窗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