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严俞友立黄子仁余旧同学友也仲秋雨夜会》

时间: 2025-01-24 06:35:32

虫鸣叶落不开门,秋雨凄寒夕气昏。

同学四人俱白首,偶成一宿共清樽。

时平已许余生在,世变宁将往事论。

坐久话长窗影白,就床犹剪烛花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虫鸣叶落不开门,秋雨凄寒夕气昏。
同学四人俱白首,偶成一宿共清樽。
时平已许余生在,世变宁将往事论。
坐久话长窗影白,就床犹剪烛花繁。

白话文翻译:

秋虫在鸣叫,树叶纷纷落下,门却不开。秋雨淅淅沥沥,寒意凄凉,暮色渐渐昏暗。四位同学都已白发苍苍,偶尔聚在一起,饮酒畅谈。如今世道安宁,是否还能谈论往日的种种变化呢?坐得久了,话题渐长,窗外的影子显得格外明亮,床边的烛光映照着繁花似锦。

注释:

  • 虫鸣:虫子叫声,秋天的晚上常听见。
  • 叶落:树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白首:形容年长,意指四位同学都已年过花甲。
  • 清樽:清酒的酒杯,指饮酒。
  • 时平:时局安定。
  • 往事论:谈论过去的事情。
  • 窗影:窗外的影子,显示出时间的流逝。
  • 剪烛花繁:指临近入睡时,烛光下的花影,暗示夜深人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奕,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少见,作品多以抒情、咏怀为主,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仲秋时节,正值秋雨纷飞之际,作者与三位同学相聚,谈天说地,借此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虫鸣、同学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友情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虫鸣叶落”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秋夜氛围。随着“同学四人俱白首”的出现,使得读者感受到时光的飞逝,四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接下来,作者提到“时平已许余生在”,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安宁岁月的珍惜。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四位好友聚在一起,虽然年华已逝,但他们的心却依然年轻,依然能畅谈往事。此外,诗中对“窗影白”的描写,呈现出夜晚宁静而又清晰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此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就床犹剪烛花繁”,则将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烛光映照下的花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交融。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可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虫鸣叶落不开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虫鸣与落叶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内心的孤寂。
  2. 秋雨凄寒夕气昏:秋雨带来寒气,晚上的气氛显得愈加模糊,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3. 同学四人俱白首:强调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同学,如今都已年迈。
  4. 偶成一宿共清樽:四人聚会,共同饮酒,表现出友情的珍贵。
  5. 时平已许余生在:在安宁的时代中,作者感受到生活的可贵。
  6. 世变宁将往事论:面对社会的变化,是否还有必要谈论过去的事情。
  7. 坐久话长窗影白:长时间的交谈,窗外的光影似乎也在聆听。
  8. 就床犹剪烛花繁:夜深人静,烛光摇曳,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和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窗影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拟人:虫鸣与秋雨似乎在述说着时间的故事。
  • 对仗:如“虫鸣叶落”与“秋雨凄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时间的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在岁月流逝中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往昔的怀念,引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虫鸣:象征秋天的到来,传递出孤寂感。
  2. 叶落: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白首:象征年老,强调时间的无情。
  4. 清樽:代表友情,意味着共同的欢乐与分享。
  5. 窗影: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6. 烛光:象征温暖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同学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A. 年轻
    B. 皆白首
    C. 皆富有
    D. 皆无暇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欢乐
    C. 怀念与珍惜
    D. 恐惧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韩奕的这首诗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但韩奕的表达更显得细腻温婉,情感更为内敛,而白居易则更为直接和豪放。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