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清叔檀溪韵》

时间: 2025-01-23 19:02:21

一溪清入汉江东,千载兴亡指雇中。

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

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

髀肉已生骓逝矣,空余款段踏尘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溪清入汉江东,千载兴亡指雇中。
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
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
髀肉已生骓逝矣,空余款段踏尘红。

白话文翻译:

一条清澈的小溪流入汉江的东边,千年的兴亡变迁尽在其中。
当年霸业的图谋只凭一匹马,现在的生气却贯穿了长虹。
当时我白白地驾临这个地方,像是先于诸葛亮,
为什么要在江边留下阿童的身影?
我的腿肉已然生长,骏马已逝去,
如今只剩下空余的款段,踏着尘埃红色的河岸。

注释:

  • 汉江:指中国的汉水,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流经陕西、湖北等地。
  • 千载兴亡:指的是历史上千年间的兴盛与衰亡,隐喻历史的变迁。
  • 霸图:指统一或称霸的计划。
  • 匹马:指单独一匹马,象征孤独或微小的力量。
  • 生气贯长虹:比喻生机勃勃,像长虹一样横贯天空。
  • 诸葛:指蜀汉丞相诸葛亮,历史上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 阿童:指历史人物阿童,可能是比喻年轻人或无足轻重的人物。
  • 髀肉已生:比喻年纪增大,体态发福,象征光阴流逝。
  • 款段:可能指古代的衣服,象征往日的风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渊,号东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为人称道。他的作品多以景抒情,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分裂与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历史变迁,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索,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溪流”引入,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条小溪流向汉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与个人的渺小。诗中通过“千载兴亡”的描写,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沧桑,令人感叹。接着,诗人回忆自己的往事,提到“霸图”和“匹马”,显示出对历史英雄的钦佩,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当时枉驾先诸葛”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自嘲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而“髀肉已生”,则体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变化,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整首诗以清澈的溪水为引子,寓意深远,结合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审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溪清入汉江东:描绘自然景象,开启整首诗的意境。
  2. 千载兴亡指雇中:历史的变迁在诗人眼中仿佛是指尖上的玩物。
  3. 自昔霸图成匹马:回顾历史,表现出对伟大事业的向往与无奈。
  4. 至今生气贯长虹:强调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5. 当时枉驾先诸葛:自嘲与历史人物的比较,感到渺小。
  6. 底事浮江后阿童:对无足轻重的人的反思,暗示个人的渺小。
  7. 髀肉已生骓逝矣:感慨时光流逝,暗示个人的变化与成长。
  8. 空余款段踏尘红:对往日的怀念与惋惜,象征着失去的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比作小溪流淌,生动形象。
  • 对仗:如“千载兴亡”与“匹马”,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历史以生命,营造出感情的共鸣。

主题思想: 通过吟咏大自然与历史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历史、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 汉江:代表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 :象征力量与雄心,但同时也表现出孤独。
  • 长虹:象征希望与生机。
  • 髀肉:象征岁月的流逝与身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江”是指哪个支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淮河
    • D. 珠江
  2. “髀肉已生”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成熟
    • C. 时光流逝
    • D. 努力工作

答案:

  1. B. 长江
  2. C. 时光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与杜甫在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上,两者都关注历史的沧桑,但李曾伯更侧重于个人的渺小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