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僊亭》
时间: 2025-01-25 23:4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僊亭
梅尧臣
公来有余乐,所乐为郡间。
讼稀聊自适,静胜以纾颜。
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代异鸡犬去,时平草木闲。
试望天衢近,飞驾应此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诗人感到生活充实快乐,尤其是在这郡间的宁静环境中。诉讼稀少,内心也显得悠然自得,安静的生活让人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清晨,窗帘轻启,眼前的淮山分外清晰。刚下过雨的山色显得格外明亮,若是有美好的时光,真希望能攀登这山峰。生活的琐事渐渐离去,四周的草木在这个和平的时刻显得格外闲适。试着向天际望去,飞驰而归的马车想必就在不远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余乐:多余的快乐,指诗人感受到的快乐。
- 郡间:郡的地方,指田园乡村。
- 讼稀:诉讼案件稀少,意指社会安定。
- 纾颜:舒展脸色,指心情愉快。
- 清轩:清新的厅堂,指诗人所处的居所。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 佳期:美好的时光。
- 代异:世代不同。
- 鸡犬去:鸡、狗等家禽家畜离去,形容宁静的环境。
- 天衢:天上的道路,这里比喻近处的道路。
- 飞驾:快速的车驾。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鸡犬”一词常用于形容乡村的宁静生活,意在突出诗人心中的闲适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诗人,仕途坎坷,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被后世所推崇。他善于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社会安定、生活宁静之时。诗人心境愉快,借此诗歌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僊亭》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以“乐”字为核心,开篇即抒发了作者的快乐心情,指出郡间的生活给他带来的愉悦。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画面,诉讼稀少,草木闲适,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中“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一句,通过清晨的光景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晨光中苏醒,充满生机。尤其是“山色洗新雨”一句,更是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心情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佳期如可攀”一句则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想要在美好的时光中攀登理想的高峰,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整首诗浑然一体,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来有余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 所乐为郡间:快乐的来源是乡间的生活。
- 讼稀聊自适:诉讼案件少,心情自得。
- 静胜以纾颜:宁静的环境使得心情舒展。
- 清轩开晓幔:清晨打开窗帘,迎接晨光。
- 历历见淮山: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淮山。
- 山色洗新雨:山的颜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
- 佳期如可攀:美好的时光若能攀登更高的境界。
- 代异鸡犬去:世代不同,鸡犬都离去,象征宁静。
- 时平草木闲:在和平的时光里,草木显得闲适。
- 试望天衢近:试着向天空的道路望去。
- 飞驾应此还:飞驰而来的车驾,想必就在附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宁静的生活比作美好的山水。
- 拟人:草木在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生动。
- 对仗:如“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形成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轩:象征清新、宁静的环境。
- 淮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雄伟。
- 新雨:象征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希望。
- 鸡犬:象征宁静的乡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郡间”指的是哪里?
A. 城市
B. 乡村
C. 山区
D. 海边 -
“清轩开晓幔”中“晓幔”指的是什么?
A. 窗帘
B. 帐篷
C. 长裙
D. 帽子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忧伤
B. 愉悦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与《望僊亭》在描绘自然景色和心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古诗十九首》
- 《唐诗三百首》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望僊亭》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