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秘监归泉州》
时间: 2025-01-11 05:14: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 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 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 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白话文翻译:
风卷满了潮沟,木叶随风飘飞,水边的行人停下了马车。 经历了三朝的恩泽,冯唐已经老去,而贺监则回到了遥远的故乡。 世间的路途有穷有通,过去的事情已经遥远,半生的谈笑与这颗心相违背。 离别的歌声不懂得高堂的庆祝,特意让人泪水沾满了衣襟。
注释:
- 潮沟:指水道或沟渠。
- 驻骖騑:停下马车。骖騑指驾车的马。
- 冯唐:指冯唐易老,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比喻人老去。
- 贺监:指贺知章,唐代诗人,曾任秘书监,此处指归乡。
- 世路穷通:指人生道路的坎坷与顺利。
- 高堂庆:指家庭或朝廷的喜庆之事。
典故解析:
- 冯唐老:出自《史记·冯唐列传》,冯唐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后世用以比喻忠臣老去或不得志。
- 贺监归:贺知章曾任秘书监,后归乡,此处用以比喻归乡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文学家,字鼎臣,与弟徐锴并称“二徐”,擅长诗文,尤工于诗。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秘监归乡的感慨和不舍,同时也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风满潮沟、木叶飞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一句,通过对冯唐和贺监的典故运用,既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也隐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后两句“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结尾的“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以离歌与高堂庆的对比,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首句描绘了一幅风卷木叶的离别场景,行客停下马车,暗示了离别的时刻。
- 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通过对冯唐和贺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 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 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结尾以离歌与高堂庆的对比,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满潮沟木叶飞”中的“木叶飞”比喻离别的场景。
- 对仗:如“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离歌不识高堂庆”中的“离歌”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风满潮沟:象征着离别的氛围。
- 木叶飞:象征着离别的凄凉。
- 三朝恩泽:象征着过去的荣耀和变迁。
- 万里乡关:象征着归乡的遥远和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冯唐老”的典故出自哪部史书? A. 《史记·冯唐列传》 B. 《汉书·冯唐传》 C. 《后汉书·冯唐传》 D. 《三国志·冯唐传》
-
诗中“贺监归”指的是谁? A. 贺知章 B. 贺铸 C. 贺敬之 D. 贺兰进明
-
诗中“离歌不识高堂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徐铉《送陈秘监归泉州》与王维《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徐诗更多地融入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徐铉《送陈秘监归泉州》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杜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 《史记·冯唐列传》:详细记载了冯唐的生平和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