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令》

时间: 2025-01-10 23:16:25

不寐倦长更,

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

风切夜窗声。

意思解释

三台令

作者: 李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白话文翻译:

整夜未眠感到疲倦,披上衣服走出门外。
寒冷的月光照在秋天的竹子上,风声透过窗子划过夜晚的宁静。

注释:

  • 不寐:不睡觉,指失眠。
  • :疲倦、疲乏。
  • 长更:指夜晚的更替,通常是指凌晨。
  • 披衣:披上衣服,形容起身时的动作。
  • 月寒:月光寒冷,形容秋夜的寒冷。
  • 秋竹:秋天的竹子,意指秋天的景象。
  • 风切:风的声音如刀切般清晰。
  • 夜窗声:夜晚通过窗户传来的声音,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寒秋竹”及“风切夜窗声”反映了诗人对秋夜景象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气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富有个人色彩。李煜在位期间国势衰弱,后被宋朝攻陷,成为俘虏,后期创作多带有感伤和怀旧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煜身处困境之际,表达了他对孤独夜晚的思索和对已逝繁华的怀念。诗中的场景是他失去权势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三台令》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孤独和疲惫。诗的开头“不寐倦长更”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无法入睡的状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披衣出户行”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行动,似乎是为了逃避内心的烦闷。

接下来的“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则是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月光的寒冷与秋竹的冷清形成了对比,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夜晚的风声也如同刀割般清晰,让人感受到一种刺骨的冷。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夜晚,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充满了孤寂与清冷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李煜作为词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寐倦长更”:表达了夜无法安眠,内心的疲惫。
    • “披衣出户行”:起身走出,试图摆脱内心的烦闷。
    • “月寒秋竹冷”:描写秋夜的寒冷,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风切夜窗声”:风声清晰如刀,增加了夜晚的寂寥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风切”将风声比作刀,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夜晚的凛冽。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李煜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展现了他内心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代表清冷和坚韧,结合秋天的意象,暗示生命的凋零。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寒秋竹冷”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2. “不寐倦长更”中“长更”指的是什么?

    • A. 白天
    • B. 夜晚
    • C. 黄昏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孤独与怀念
    •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煜的《三台令》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孤独的夜晚,但李煜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怀旧,而苏轼则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乐观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煜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