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峰寺洞 徐玑 〔宋代〕 洞在寺之右,昔存罗汉从。 石峰排似笋,山势裂因龙。 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 圣灯云照夜,宿客间曾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峰寺洞的景色和传说。洞位于寺庙的右侧,传说中曾有罗汉在此出没。石峰排列如同笋尖,山势因龙而裂开。洞内有甘美的泉水,路径虽多却不令人担忧。夜晚,圣灯在云中照亮,有宿客曾在此遇到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峰寺洞:指位于灵峰寺旁的洞穴。
- 罗汉从:指传说中的罗汉出没。
- 石峰排似笋:形容石峰排列如同笋尖。
- 山势裂因龙:形容山势因传说中的龙而裂开。
- 泉甘美:指泉水味道甘甜。
- 路叠重:指路径复杂多变。
- 圣灯云照夜:形容夜晚有神秘的灯光在云中照亮。
- 宿客间曾逢:指有宿客曾在此遇到过神秘现象。
典故解析:
- 罗汉从:佛教中的罗汉,指修行得道的僧人。
- 圣灯:传说中的神秘灯光,常与佛教圣地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风光,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灵峰寺洞的神秘和美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灵峰寺时所作,通过描绘洞穴的景色和传说,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灵峰寺洞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和美丽。诗中“石峰排似笋,山势裂因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石峰的形态和山势的壮观。而“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则表达了洞内的宁静和舒适。最后两句“圣灯云照夜,宿客间曾逢”增添了神秘色彩,使读者对灵峰寺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在寺之右:直接点明洞穴的位置。
- 昔存罗汉从:引入传说,增加神秘感。
- 石峰排似笋:运用比喻,形象描绘石峰。
- 山势裂因龙:运用拟人,赋予山势动态。
- 自有泉甘美:描述洞内泉水,增加美感。
- 无愁路叠重:表达路径虽多但无忧。
- 圣灯云照夜:增添神秘色彩,引人遐想。
- 宿客间曾逢:引入亲身经历,增加真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峰排似笋”。
- 拟人:如“山势裂因龙”。
- 对仗:如“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灵峰寺洞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和美丽,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峰:象征坚固和神秘。
- 山势:象征力量和变化。
- 泉甘美:象征清新和生命。
- 圣灯:象征神秘和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罗汉从”是指什么? A. 罗汉的踪迹 B. 罗汉的修行 C. 罗汉的传说
- “石峰排似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 诗中的“圣灯云照夜”增添了什么色彩? A. 神秘 B. 光明 C. 宁静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玑的其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作。
- 其他宋代诗人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
诗词对比:
- 与徐玑的其他作品对比,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 与其他宋代诗人描绘寺庙的诗作对比,探讨不同的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徐玑诗集》
- 《中国古代寺庙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