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粤秀山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6:08:18

尉佗山阁枕飞屏,石碣依然似鲁灵。

夕照倒随松桧落,晚田遥带稻粱馨。

三城鸡犬填阛阓,万里牙樯接海溟。

淳朴旧怜吾土胜,未堪群盗日纵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尉佗山阁枕飞屏,石碣依然似鲁灵。
夕照倒随松桧落,晚田遥带稻粱馨。
三城鸡犬填阛阓,万里牙樯接海溟。
淳朴旧怜吾土胜,未堪群盗日纵横。

白话文翻译:

在尉佗山上的楼阁依偎着飞翔的山屏,石碑依旧像鲁国的灵秀。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松树和桧树上,远处的田野散发着稻谷和粮食的香气。
城市中鸡犬声相闻,热闹的市区人来人往,
远望万里海面上,船桅如牙齿般接连不断。
淳朴的旧时光让我对故土更加怀念,
现在却无法承受外来盗贼的横行。

注释:

  • 尉佗山:位于广东省,是风景名胜区。
  • 飞屏:指高耸的山峦像屏障一样。
  • 鲁灵:鲁国的山灵,形容山石的灵秀。
  • 夕照:夕阳的光辉。
  • 松桧:松树和桧树,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
  • 稻粱馨:稻谷和粮食的香气。
  • 三城:指的是城镇,体现当时的繁华。
  • 牙樯:船的桅杆,形容船只的密集。
  • 群盗:外来的盗贼,象征社会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勋,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对故土的热爱与忧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中期,社会动荡之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对外来侵扰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美好景象的追忆与对现实的警惕。

诗歌鉴赏:

《登粤秀山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厚的情感。诗中描绘的尉佗山阁,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又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精神家园。通过“飞屏”与“鲁灵”,诗人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夕阳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温暖的色调。晚田的香气则传达了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富足,形成了诗人的理想乡。然而,随着“三城鸡犬填阛阓”的热闹场面,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隐忧,随着外来盗贼的横行,故乡的安宁受到威胁,强烈的对比使情感更加深刻。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尉佗山阁枕飞屏:描绘尉佗山阁依偎在飞翔的山峦之间,展现出自然的和谐。
  • 石碣依然似鲁灵:石碑依旧如鲁国的灵秀,表现自然的恒久与美丽。
  • 夕照倒随松桧落:夕阳的光辉洒落在松桧之间,展现出宁静的晚景。
  • 晚田遥带稻粱馨:远处的田野散发着丰收的香气,传达出生活的美好。
  • 三城鸡犬填阛阓:城市热闹、繁华,展现人间的喧嚣。
  • 万里牙樯接海溟:远望海面上密布的船只,象征着海上贸易与往来的繁荣。
  • 淳朴旧怜吾土胜:怀念故土的淳朴与美好,体现对家乡的深情。
  • 未堪群盗日纵横:对外来盗贼的忧虑,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屏”与“鲁灵”,将自然与文化相结合。
  • 对仗:如“夕照倒随松桧落,晚田遥带稻粱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美好的诗境。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同时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阁:象征着灵性与和谐。
  • 夕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稻粱馨: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群盗:象征外来侵扰与社会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尉佗山阁”指的是: A. 一座楼阁
    B. 一座寺庙
    C. 一座山
    D. 一条河

  2. 诗中“夕照”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夜晚的寂静
    B. 日落时的温暖
    C. 清晨的阳光
    D. 白天的喧嚣

  3. 诗中“群盗”指的是: A. 外来的商人
    B. 盗贼
    C. 农民
    D. 山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宁静,与孙勋的《登粤秀山》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王维更倾向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孙勋则更多地关注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