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时间: 2025-01-11 07:56:36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寒秋中的美丽。白色的花瓣迎接着寒冷的天气,金色的花蕊带着露水散发出香气。繁华的花朵映照着武器的光辉,盛开的菊花映衬着银色和金色的交融。璧玉和珍珠互相辉映,衣裳上缀满了五彩的花纹。晴朗的云彩在远方遮盖着大地,秋天的蝴蝶在近处轻盈翩翩。心中空想着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却无法与友人一同举杯畅饮。尽管满园的美丽花色在,怎能让它们在寒霜中凋零?

注释

  • 素萼:指白色的花瓣。
  • 金英:指金色的花蕊。
  • 旄钺:古代军旗和武器,象征繁华和盛世。
  • 琮璧:古代的美玉器,象征华美和珍贵。
  • 悠扬:形容轻快的飞舞。
  • 九日:指重阳节,阳历九月九日。
  • :古代的酒杯。

典故解析

“九日”即重阳节,源于《易经》中的“九”为阳数,重阳节也是登高避灾的日子,象征着健康长寿。菊花在重阳节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人常以菊花酒庆祝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多地官职。其诗风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细腻。刘禹锡在政治和文学上均有成就,他的诗歌常表达对友情、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菊花盛开,诗人借菊花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节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充分展现了秋日的美丽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娇美与坚韧,暗喻诗人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的高洁品质。中间的两句则通过“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描绘了菊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感,展示了自然的丰富色彩,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后四句则引入了重阳节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节日的孤独感。诗人想象着在重阳节与朋友共饮的场景,但现实却无法实现。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自然意象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萼迎寒秀:白色的花瓣在寒冷中显得特别美丽。
  2. 金英带露香:金色的花蕊上挂着露水,散发出香气。
  3. 繁华照旄钺:盛开的花朵映照在武器上,象征着繁荣。
  4. 荣盛对银黄:盛开的花朵与银色和金色交相辉映。
  5. 琮璧交辉映:美玉与珍珠互相映照,形容华美的景象。
  6. 衣裳杂彩章:五颜六色的衣裳上绣着各种花纹。
  7. 晴云遥盖覆:晴朗的云彩在远处遮盖着大地。
  8. 秋蝶近悠扬:秋天的蝴蝶在身边轻盈飞舞。
  9. 空想逢九日:心中想着重阳节的到来。
  10. 何由陪一觞:却无法与朋友共饮一杯。
  11. 满丛佳色在:满园的美丽花朵依然盛开。
  12. 未肯委严霜:但它们不愿意在寒霜中凋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高洁的象征,体现诗人的品格。
  • 拟人:描绘秋蝶的轻盈,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的美丽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重阳节的向往。在自然的美景中,融入了个人情感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对友人的思念。
  2. 秋蝶:象征轻盈与自由,映衬了秋天的气息。
  3. 晴云:象征晴朗的心情与美好的愿望。
  4. 露水:象征清新与纯洁,增添了自然的生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2. 填空题:诗中描绘了金色的____和白色的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通过菊花来表达的。(对/错)

答案

  1. C
  2. 花蕊;花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杜甫
  2. 《菊花》:黄庭坚

诗词对比

杜甫《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刘禹锡的菊花意象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