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
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坡先生的风采与才华。第一句“眉目云开月静”,形容他的神态如同云开月明,清晰而宁静;第二句“文章豹蔚虎炳”,形容他的文章风格如豹子般灵动、如老虎般威猛。接下来的两句“逢世爱憎怡怡”和“五朝公忠炯炯”,赞扬他在世间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表现在他对社会的关爱和对理想的坚持。
注释:
- 眉目:指人的眼眉,形容人的神态。
- 云开月静:形容清澈明亮的夜晚,意指心境的宁静。
- 文章: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文。
- 豹蔚虎炳:比喻文章的风格,豹的灵动与虎的威猛。
- 逢世爱憎:在社会中对事物的喜爱与厌恶。
- 五朝:指东坡所生活的多个朝代,他的忠诚与贡献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
- 公忠:为公事、忠诚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叟,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曾与其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描绘。
创作背景:
本诗是黄庭坚在追忆东坡先生苏轼的同时所作,以表达对其才华和人格的敬仰。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影响深远,黄庭坚借此诗歌,展示了对苏轼的崇敬与怀念。
诗歌鉴赏: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是黄庭坚对友人苏轼的深情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苏轼才华横溢与人格魅力的崇敬之情。开头两句“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通过自然景象与苏轼的文学成就相结合,展现出苏轼的清新气质与文学风范。这里的“眉目”不仅仅是外貌的描写,更是内心世界的体现,象征着苏轼的智慧与内涵。
后两句“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则强调了苏轼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始终保持的公正与忠诚。他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其作为文人对历史责任感的承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以充分展现,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苏轼个人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又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黄庭坚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眉目云开月静:描绘苏轼的神态,强调他的内心宁静与智慧,犹如月光般清澈。
- 文章豹蔚虎炳:比喻苏轼的文章如豹般灵活、如虎般威势,显示了其文学造诣的高深。
- 逢世爱憎怡怡:表达苏轼对社会的情感态度,体现其积极的生活态度。
- 五朝公忠炯炯:赞美苏轼在多个朝代中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展现其崇高的道德情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苏轼的文章比作豹和虎,展示其灵动与威猛。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赞美苏轼的才华与品德,表现了黄庭坚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眉目:象征智慧与内心的清澈。
- 月静:代表宁静与深邃的情感。
- 豹、虎:象征着力量与灵动,暗示苏轼文学成就的卓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眉目云开月静”中的“月静”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宁静的心境
C. 夜晚的景色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豹”和“虎”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苏轼的性格
B. 苏轼的文章风格
C. 苏轼的生活
答案: B -
东坡先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黄庭坚
B. 苏轼
C. 李白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黄庭坚的《东坡先生真赞三首》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回顾与感慨,而后者则着重于对友人品质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词研究》
-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