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篇赠张文潜》
时间: 2025-04-28 02:28: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篇赠张文潜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
升白虹兮贯朝日。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
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
霜露下兮百草休,
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
山中人兮招招,
耕而食兮无恤。
榛艾蓁蓁前吾牛兮,
疻不可更扶。
浅耕兮病岁,
深耕兮石婴耜。
登山兮临川,
雉得意兮鱼乐。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
日下兮川逝,
射雉兮丧余一矢。
佳人兮洁齐,
怅何所兮行媒。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
我羞餔兮以君之鉏来。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生出了这轮明月,
白虹升起,贯穿了朝阳。
工匠对我说这明月不能佩戴,
我将它弃于箱中,三年间仍不知其用。
霜露降临,百草凋零,
我怀抱着这明月,与日星一同游玩。
山中的人们悠然自得,
耕作和饮食,无忧无虑。
在榛树和艾草丛生的地方,我的牛在前方,
我却无法再施以劳作。
浅耕遇到坏年,
深耕却遭遇石头和婴儿般的耕具。
登上山头,俯瞰河川,
雉鸟得意,鱼儿欢快。
微风吹动波浪,随友而去。
太阳下山,河水奔流,
射雉却失去了一支箭。
佳人洁白如玉,
我怅然若失,不知所往。
南山有葛,葛有根,
我羞愧用君之犁来耕作。
注释
- 具美:具备美好之意。
- 白虹:指白色的彩虹,诗中比喻明月的光辉。
- 工师:工匠,工人。
- 弃捐:丢弃,抛弃。
- 耿耿:形容明亮的样子。
- 招招:形容山中人悠然自得的状态。
- 疻:指小病,或轻微的障碍。
- 榛艾:指榛树和艾草,表示自然环境的生机。
- 佳人兮洁齐:形容美人洁白而整齐的样子。
- 南山有葛:葛有根,象征根深蒂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黄”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诗歌、书法上都有很高的成就。黄庭坚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明月篇赠张文潜》是黄庭坚赠给朋友张文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明月篇赠张文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庭坚对明月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天地之美来引入明月,表达了宇宙间的和谐美好。接着,诗人通过工匠的劝告引出了对明月的思索,说明即使是美丽的事物,也未必能被理解和珍惜。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以霜露、百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山中人们的悠然自得,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相较于繁华的城市生活,诗人更愿意选择与自然为伴,过上简朴的生活。
后半部分描摹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佳人、南山的葛等意象,既承载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天地的美好造就了这轮明月,强调明月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
- 升白虹兮贯朝日:形容明月与白虹、朝日形成的美丽景象,突显出光明与美的交融。
-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工匠告诉我这明月不能作为佩饰,暗示美丽的事物并不总是可以拥有。
- 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明月被我丢弃在箱中,三年间我依旧不能了解它的价值。
- 霜露下兮百草休:霜露降临,百草枯萎,描绘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我怀抱着这轮明月,与日星一同游玩,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山中人兮招招:山中人们悠然自在,显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 耕而食兮无恤:耕作与饮食,无忧无虑,强调简单生活的幸福。
- 浅耕兮病岁,深耕兮石婴耜:浅耕遇到坏年,深耕却遭到石头和婴儿般的耕具的困扰,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 登山兮临川,雉得意兮鱼乐:登山俯瞰河川,雉鸟得意、鱼儿欢快,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微风吹动波浪,随同朋友而去,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 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太阳下山,河水流逝,射雉却失去了一支箭,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 佳人兮洁齐,怅何所兮行媒:美人洁白如玉,不知何处去寻求媒介,表达对美好情感的惋惜。
-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鉏来:南山有葛,葛有根,表明对生活的羞愧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与白虹的比喻,突显其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包含对生活艰辛与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安逸与恬淡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美好与理想。
- 白虹:象征光明和希望。
- 霜露:代表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迁。
- 山中人:象征朴实与自然的和谐。
- 佳人:象征美好事物与情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与理想
- C. 权力
-
工匠对诗人说:“斯不可以为佩”,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美丽的事物不能被珍惜
- B. 明月是珍贵的宝物
- C. 诗人不懂得欣赏
-
“雉得意兮鱼乐”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自然的和谐美
- B. 生活的艰辛
- C. 人与人的争斗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以月夜为主题,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情感。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借月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这些作品同样以月亮为意象,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诗人对生活、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