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书记归京(座主侍郎同举)》

时间: 2025-01-26 00:35:48

韦杜相逢眼自明,事连恩地倍牵情。

闻归帝里愁攀送,

知到师门话姓名。

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

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韦书记归京(座主侍郎同举)
杜荀鹤 〔唐代〕

韦杜相逢眼自明,
事连恩地倍牵情。
闻归帝里愁攀送,
知到师门话姓名。
朝客半修前辈礼,
古人多重晚年荣。
从来有泪非无泪,
未似今朝泪满缨。


白话文翻译

韦和我相见,眼中光明了许多,
因为我们的关系,情感更是深厚。
听说你要回到都城,心中不免忧愁相送,
知道你到了师门,会聊起我们的名字。
朝廷的客人都要修习前辈的礼仪,
古人往往在晚年享有荣华。
从古至今总有泪水流淌,
但今天的泪水却是满满地湿透了衣缨。


注释

  • 韦杜:指韦书记和杜荀鹤,两人是好友。
  • 事连恩地:事情与恩情相连,感情加深。
  • 帝里:指京城,唐代的都城长安。
  • 师门:指老师的门庭,表示尊重。
  • 朝客:指朝廷的客人或官员。
  • 前辈礼:指尊重前辈的礼仪。
  • 古人:指古代的先贤。
  • 泪满缨:泪水湿透了衣带,形容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年-约900年),字季才,号天池,唐代诗人,世称“杜工部”,以其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情厚意而闻名。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咏怀的深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荀鹤与韦书记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韦书记即将返回京城,杜荀鹤感受到离别的情感,故写下此诗,以寄托离情。


诗歌鉴赏

《送韦书记归京》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透出浓浓的友情与对故人的不舍。诗的前两句“韦杜相逢眼自明,事连恩地倍牵情”,描绘了诗人与韦书记相见时的情景,彼此的友谊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清晰和深厚。通过“眼自明”传达出对友人的欣赏与认同,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句子“闻归帝里愁攀送,知到师门话姓名”进一步揭示了即将来临的分别所带来的愁苦。诗人不仅为韦书记的归京感到不舍,还期待着未来再相聚时的欢声笑语,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后半部分“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不仅展现了对古代士人的敬仰,也反映了对韦书记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最后两句“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泪水传达了自己深刻的离愁别绪,生动地表现出此刻情感的强烈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韦杜相逢眼自明:相逢的瞬间,彼此心意相通,眼中充满了明亮的情感,表明友情的清晰和深厚。
  2. 事连恩地倍牵情:两人的关系因共同经历而加深,情感更加绵长。
  3. 闻归帝里愁攀送:得知韦书记即将回京,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愁苦。
  4. 知到师门话姓名:期待在未来的相聚中,能聊起彼此的事情,延续友情。
  5. 朝客半修前辈礼:提到朝廷官员需要尊重前辈的礼仪,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6. 古人多重晚年荣:古代人常在晚年享受到荣华富贵,表达了对韦书记未来的美好祝愿。
  7. 从来有泪非无泪:自古以来,离别总是伴随着泪水,强调人类共有的情感。
  8. 未似今朝泪满缨:然而今天的泪水却是不同寻常的,表达了此刻感情的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泪水比作缨带,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悲伤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眼自明:象征着友谊的清晰、真诚。
  • 泪满缨: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荀鹤的《送韦书记归京》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与不舍
    C. 愤怒

  2. “朝客半修前辈礼”中的“前辈礼”指的是什么? A. 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B. 对长辈的尊重
    C. 对朝廷礼仪的遵循

  3. 诗中“泪满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与离别的悲伤
    C. 期待重聚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友人》中,同样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但其意象更加自然,融入了山水的描绘;而杜荀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突出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的唐代文学研究论文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