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岩》
时间: 2025-01-10 18:42:32意思解释
曾公岩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
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
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
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
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
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
白话文翻译
这座岩石的广阔室内空旷,外面的层层山峰巍峨耸立。
仰头望去,悬挂的石头让人惊骇;俯身踩下,湿滑的苔藓令人忧愁。
古老的洞窟中风声瑟瑟,阴暗的山涧中泉水潺潺流动。
飞梁横跨其间,正好可以摆放酒器。
爱凉却又怕潮湿,夏天的时候只好穿上厚重的裘衣。
那位名叫岩的,是谁呢?兄弟和弟子开创了这个地方。
回忆起建中初年,国家的议论几乎是一遍又一遍。
可惜的是祖荆舒,最终被清白的言论排挤出去。
直到如今,离开牧场的地方,姓氏依旧留在苍翠的崖壁上。
徘徊不前,感慨增多,夕阳西下,鸟鸣声哀怨。
注释
- 广室: 宽敞的房间。
- 骇: 使人惊恐。
- 愁滑苔: 湿滑的苔藓让人感到忧愁。
- 古窦: 古老的洞穴。
- 飞梁: 横跨的桥梁。
- 重裘: 厚重的皮衣。
- 祖荆舒: 指历史上被清议排斥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东山,北宋末至南宋初期重要的诗人,曾任官职,文学成就卓越,尤其以诗歌和词作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游览曾公岩时,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与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曾公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的诗。诗中,刘克庄通过对岩石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尤其是“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生动地传达了面对自然时的震撼与畏惧。同时,诗中隐含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错,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对政治局势的反思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祖荆舒的提及,表明了诗人对清议的无奈与惋惜,显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历史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 描绘岩石内部宽敞的空间和外部巍峨的山峰。
- “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 通过仰视和俯身,感受自然的巨大与湿滑的苔藓。
- “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 描述古老洞窟中的风声和阴暗山涧中泉水的流动。
-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 形象地描绘出横跨山涧的桥梁。
- “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 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复杂感受。
-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提及岩石的名字与其开创者。
-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反思历史,提及国家事务的变化。
-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 对历史人物的惋惜。
- “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 传达出历史的延续与人名的留存。
- “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 最后以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作结。
-
修辞手法:
- 比喻: “骇悬石”比喻自然的险峻。
- 拟人: “泉洄洄”形象地描绘水流的状态。
- 对仗: 诗句中的平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的无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岩石: 象征坚韧与不屈。
- 泉水: 代表生命与流动的时间。
- 鸟鸣: 传达一种哀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祖荆舒”是谁? A. 政治人物
B. 诗人
C. 学者
D. 商人 -
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哪些情感? A. 恐惧与敬畏
B. 喜悦与欢快
C. 漠视与无情
D. 愤怒与绝望 -
“飞梁跨其间”中的“飞梁”指的是什么? A. 桥梁
B. 山峰
C. 河流
D. 树木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而刘克庄的《曾公岩》则融入了更多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反思,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