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遁夫诗卷》

时间: 2025-01-10 22:02:21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遁夫诗卷
——刘克庄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白话文翻译:

我还记得曾经乘着云彩拜见皇帝的情景,那时我曾经听到过凤鸣的声音。
已经很久没有老子从幽谷中出世,曾经也有谪仙流落夜郎。
像铜人一样的事情姑且不提,忧虑是否会影响到你,实在不必伤心。
我将嘴中的唾壶和麈尾都挥去,只带着随身的古锦囊。

注释:

  • 乘云:乘坐云彩,表示一种超脱的状态。
  • 觐帝:拜见皇帝。
  • 耸听:专心倾听,耳朵竖起来。
  • 凤鸣:象征吉祥、荣耀的声音。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
  • 幽谷:深山幽谷,隐喻世外桃源。
  • 谪仙:被贬的神仙,代表才华横溢却遭受不公。
  • 唾壶麈尾:唾壶指随身携带的器物,麈尾是用来驱虫的器具,象征世俗的荣华。
  • 古锦囊:古代装东西的锦袋,隐喻智慧和经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瑶华,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出身于仕宦家庭。刘克庄为人高洁,作品风格深沉,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为题材,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题张遁夫诗卷》写于刘克庄晚年,心境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沉稳。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寄托了对逝去光阴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淡然。

诗歌鉴赏:

《题张遁夫诗卷》以回忆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首句“忆昔乘云觐帝傍”,即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似乎在传达诗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随后的“久无老子出幽谷”,则是一种对道家哲学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嘿似铜人姑勿论”,透出一种洒脱与不羁,似乎在说即便有诸多烦恼,也不必在意。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释然,也是一种对世俗的超脱,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心态。最后两句“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他对物质的淡然与对智慧的珍视。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特色,古锦囊象征着经验和智慧,唾壶与麈尾则代表着世俗的牵挂与烦恼,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乘云觐帝傍:回忆起曾经乘云拜见皇帝的经历,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 一时耸听凤鸣阳:那时曾专心倾听美妙的声音,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久无老子出幽谷:已经很久没有像老子那样的智者出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4. 曾有谪仙流夜郎:曾经也有像谪仙一样的人物被贬,反映出社会的悲剧。
  5. 嘿似铜人姑勿论: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必在意,表现出一份洒脱。
  6. 忧能玉汝义何伤:担忧是否影响到他人,实际上未必会造成伤害。
  7. 唾壶麈尾俱麾去:将世俗的物品一并抛弃,象征着超脱。
  8. 只挈随身古锦囊:只带着智慧与经验,体现了诗人对内在价值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乘云”、“铜人”等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意象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 反语:“姑勿论”表面上看似轻松,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强调了内心智慧的重要性。诗人在缅怀往昔的同时,显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超脱。
  • 凤鸣:象征美好与荣耀。
  • 幽谷:隐喻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 谪仙:代表才华与命运的不公。
  • 古锦囊:象征智慧与经验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乘云”指的是什么?

    • A. 乘坐云彩
    • B. 超凡脱俗的状态
    • C. 拜见皇帝的方式
  2. “久无老子出幽谷”中的“老子”指的是谁?

    • A. 一位隐士
    • B. 道家创始人
    • C.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古锦囊”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与经验
    •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题张遁夫诗卷》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但李白多了几分豪放与壮志,而刘克庄则更加沉稳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