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梅》
时间: 2025-01-26 04:2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梅 张耒 〔宋代〕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官员四处游历,所到之处皆为家,何况我被贬谪到这遥远的地方。 在主人的屋子里借住了三年,匆匆间多次见到新开的梅花。 没想到今年冬天就要离开这里,十月就已经看到梅花在霜中绽放。 围绕着梅花转了无数圈,却难以告别,它对我含情脉脉,仿佛在叹息。 我预料到客人离去后门会再次关闭,亭子和池塘边人散去,只有昏鸦在啼叫。 早晨的风吹散了梅花的香气,夜晚的月光照着梅花的影子低低斜斜。 我叹息明年我又会在哪里,东州的旱地上连绵着桑麻。 在相思之时,我的梦魂常常来到这里,极目向南望去,只有空旷的烟霞。
注释:
- 宦游:指官员因公出差或调动。
- 迁谪: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 假馆:借住的地方。
- 忽忽:匆匆。
- 凌霜葩:指梅花在霜中开放。
- 脉脉:含情脉脉的样子。
- 悬知:预料。
- 寂历:寂静。
- 横斜:形容梅花的影子。
- 旱野:干旱的田野。
- 梦魂:梦中的人或魂魄。
- 极目:尽目力所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被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梅花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中,“宦游到处即为家”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而“况我迁谪来天涯”则透露出被贬谪的无奈。梅花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象征着坚韧和纯洁,也承载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的结尾,“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 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以及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无奈。
-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 描述了诗人在借住的地方度过了三年,多次见到新开的梅花。
-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 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意外和对梅花在霜中绽放的观察。
-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 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依依不舍,以及梅花仿佛含情脉脉的样子。
-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 预料到客人离去后的寂静场景,以及昏鸦的啼叫。
-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 描述了梅花香气的消散和月光下梅花的影子。
-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 表达了对未来去向的迷茫和对东州旱地的想象。
-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 抒发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对我脉脉如含嗟”,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通过时间上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梅花作为坚韧和纯洁的象征,承载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和纯洁,承载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烟霞:象征迷茫和遥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宦游到处即为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随遇而安 B. 不安定 C. 悲观 D. 乐观 答案:A
-
诗中“对我脉脉如含嗟”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
诗的结尾“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过去的厌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与张耒的《别梅》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但黄庭坚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