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3:14

幽草堂轩秀,盆池遇雨添。

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

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

黄公有美酒,时得醉厌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草堂轩秀,盆池遇雨添。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黄公有美酒,时得醉厌厌。

白话文翻译:

幽静的草堂显得格外秀丽,盆中的池水因雨而增添了生机。雨后天晴,雀鸟在哺育幼子,整日里燕子穿梭于帘幕之间。世间的事务不必让人惊讶,闲暇时保持内心的宁静。黄公那里有美酒,时常得以畅饮,陶醉其中。

注释:

  • 幽草:指幽静的草地或草堂。
  • 堂轩秀:堂屋和轩敞的地方显得秀丽。
  • 盆池:小型的池塘或水盆。
  • 遇雨添:遇到雨水,增添了生机。
  • 新晴:雨后天晴。
  • 雀哺子:雀鸟在哺育幼子。
  • 永日:整日。
  • 燕穿帘:燕子穿梭于帘幕之间。
  • 世事休惊目:世间的事务不必让人惊讶。
  • 闲中且养恬:闲暇时保持内心的宁静。
  • 黄公:可能指某位姓黄的酒家或友人。
  • 醉厌厌:陶醉其中,感到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居之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酒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幽静的草堂中,享受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雨后新晴、雀鸟哺子、燕子穿帘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田园生活图景。首句“幽草堂轩秀”即点明了诗的基调,幽静而秀丽。接着,“盆池遇雨添”进一步以雨水的滋润,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后两句通过对雀鸟哺子和燕子穿帘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最后两句“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黄公有美酒,时得醉厌厌”则以美酒为媒介,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陶醉。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草堂轩秀”:幽静的草堂显得格外秀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2. “盆池遇雨添”:小池塘因雨水而增添了生机,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活力。
  3. “新晴雀哺子”:雨后天晴,雀鸟在哺育幼子,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4. “永日燕穿帘”:整日里燕子穿梭于帘幕之间,增添了生活的动感。
  5. “世事休惊目”:世间的事务不必让人惊讶,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
  6. “闲中且养恬”:闲暇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传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7. “黄公有美酒”:黄公那里有美酒,为诗增添了一抹生活的色彩。
  8. “时得醉厌厌”:时常得以畅饮,陶醉其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陶醉。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雀哺子”、“燕穿帘”,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句式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闲适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草:幽静的草地,象征宁静和美好。
  • 盆池:小型的池塘,象征自然的生机。
  • 新晴:雨后天晴,象征希望和新生。
  • 雀哺子:雀鸟哺育幼子,象征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 燕穿帘:燕子穿梭于帘幕之间,象征生活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草堂轩秀”中的“幽草”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草地 B. 幽暗的草丛 C. 幽深的草堂 D. 幽香的草本植物

  2. 诗中“盆池遇雨添”表达了什么? A. 盆池因雨水而增添了生机 B. 盆池因雨水而变得浑浊 C. 盆池因雨水而溢出 D. 盆池因雨水而干涸

  3. 诗中“黄公有美酒”中的“黄公”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姓黄的酒家 B. 一位姓黄的朋友 C. 一位姓黄的诗人 D. 一位姓黄的官员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幽草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多首宋代诗作,有助于比较和延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