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十五首》

时间: 2025-04-27 20:41:31

幽居念世务,颇复窥造物。

通为一愦愦,愚智更出没。

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

岂独无良苗,稂莠亦飘忽。

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

此事颇有凭,时从散幽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居念世务,颇复窥造物。通为一愦愦,愚智更出没。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岂独无良苗,稂莠亦飘忽。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此事颇有凭,时从散幽郁。

白话文翻译:

我隐居时思考世间事务,常常试图窥探自然的奥秘。世间万物混沌一片,愚者和智者交替出现。天空像漏了一样无法修补,连绵不断的雨水正在泛滥。不仅没有好的庄稼,连杂草也随风飘散。只有我杯中的酒,三次斟酌后便让我沉醉。这种感觉颇有根据,时常能让我从忧郁中解脱出来。

注释:

  • 幽居:隐居。
  • 世务:世间的事务。
  • 造物:指自然界,宇宙的创造者。
  • 愦愦:混乱,混沌。
  • 愚智:愚笨的人和聪明的人。
  • 漏天:比喻天空像漏了一样,无法修补。
  •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水。
  • 荡潏:水波翻滚的样子。
  • 稂莠:杂草。
  • 尊中物:指酒。
  • 兀兀:沉醉的样子。
  • 幽郁:忧郁,沉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感遇二十五首》是他在隐居期间对世事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耒在隐居时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的观察。通过对比世间的混乱和自然的不可控,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张耒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幽居念世务”一句,即表明了诗人虽隐居却不忘世事,对社会有着深刻的关注。“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不可控,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混乱无序。最后,诗人通过“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表达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即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耒的诗歌才华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居念世务:诗人虽隐居,但心中仍牵挂着世间的事务。
  2. 颇复窥造物:常常试图窥探自然的奥秘。
  3. 通为一愦愦:世间万物混沌一片。
  4. 愚智更出没:愚笨的人和聪明的人交替出现。
  5. 漏天呀不补:比喻天空像漏了一样无法修补。
  6. 淫雨方荡潏:连绵不断的雨水正在泛滥。
  7. 岂独无良苗:不仅没有好的庄稼。
  8. 稂莠亦飘忽:连杂草也随风飘散。
  9. 惟余尊中物:只有我杯中的酒。
  10. 三酌便兀兀:三次斟酌后便让我沉醉。
  11. 此事颇有凭:这种感觉颇有根据。
  12. 时从散幽郁:时常能让我从忧郁中解脱出来。

修辞手法:

  • 比喻:“漏天呀不补”比喻天空像漏了一样无法修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不可控。
  • 拟人:“愚智更出没”将愚笨的人和聪明的人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复杂多变。
  • 对仗:“岂独无良苗,稂莠亦飘忽”通过对比,强调了社会的混乱无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居:隐居的生活状态。
  • 漏天:比喻天空像漏了一样无法修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不可控。
  •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水,象征着社会的混乱无序。
  • 尊中物:指酒,象征着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居念世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B. 对世间事务的牵挂 C. 对自然界的赞美 D. 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2. “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消极避世 B. 积极进取 C. 寻求心灵慰藉 D. 对现实的妥协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但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