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中作 徐铉 〔唐代〕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多情的人,常年怀着离乡背井的心情。 稀疏的钟声在寒冷的城郭中回荡,傍晚时分,密密麻麻的雪花覆盖了水边的亭子。 影子远去的鸿雁投向水中的沙洲,忧愁的雀鸟在林中喧闹。 在他乡,我独自举起一杯酒,却无法斟满。
注释:
- 赋分:天赋,天性。
- 多情客:指作者自己,情感丰富的人。
- 去国心:离开故乡的心情。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寒郭:寒冷的城郭。
- 密雪:密集的雪花。
- 水亭:水边的亭子。
- 影迥:影子远去。
- 鸿投渚:鸿雁投向水中的沙洲。
- 声愁:声音中带着忧愁。
- 雀噪林:雀鸟在林中喧闹。
- 一尊酒:一杯酒。
- 不成斟:无法斟满,指心情沉重,无法畅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是南唐的重要文臣,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一句,通过对钟声和雪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则进一步通过鸿雁和雀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最后一句“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无奈和沉重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天性多情,常年怀有离开故乡的心情。
-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 这句诗通过对钟声和雪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 这句诗通过鸿雁和雀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 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无奈和沉重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鸿雁和雀鸟的形象,比喻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 拟人:将钟声和雪景拟人化,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疏钟:稀疏的钟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寒郭:寒冷的城郭,增强了孤独感。
- 密雪:密集的雪花,加深了凄凉的氛围。
- 水亭:水边的亭子,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鸿投渚:鸿雁投向水中的沙洲,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雀噪林:雀鸟在林中喧闹,表达了内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疏钟寒郭晚”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闹的
- B. 凄凉的
- C. 欢乐的
- D. 平静的
-
诗中“影迥鸿投渚”一句,通过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A. 鸿雁
- B. 雀鸟
- C. 钟声
- D. 雪花
-
诗中“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在战乱中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徐铉《雪中作》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但徐铉的诗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通过战乱的背景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部分诗作。
- 《徐铉诗集》:徐铉的诗集,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