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圣仙寮》

时间: 2025-01-26 07:13:02

已惭叩户惊庄梦,更喜置床邻毕翁。

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

道人深居怕宾客,老子频年惯行役。

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投宿圣仙寮 赵蕃 〔宋代〕 已惭叩户惊庄梦,更喜置床邻毕翁。 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 道人深居怕宾客,老子频年惯行役。 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感到惭愧,敲门声惊扰了庄周的梦,但我更高兴的是床铺安置在毕翁的旁边。新酿的酒还未熟,不能品尝,但旧酒虽然淡薄,聊以解渴。道士深居简出,害怕宾客,而我这些年习惯了四处奔波。仔细听,树梢上的风声已经停息,起身一看,月亮已经沉下,天空正黑。

注释:

字词注释:

  • 叩户:敲门。
  • 庄梦:指庄周梦蝶的故事,比喻梦境或虚幻。
  • 毕翁:可能指某位长者或道士。
  • 新醅:新酿的酒。
  • 漓:淡薄。
  • 道人:指道士。
  • 老子:作者自称。
  • 行役:指四处奔波。
  • 木杪:树梢。
  • 月沈:月亮沉下。

典故解析:

  • 庄梦: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不知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这里用以比喻梦境或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旅途中投宿道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可能因为长期在外奔波,对道观中的宁静生活感到一种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旅途的劳累和道观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已惭叩户惊庄梦”一句,既表达了对打扰道观宁静的歉意,也暗含了对梦境般宁静生活的渴望。“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则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心态。最后两句“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惭叩户惊庄梦”:表达了作者对打扰道观宁静的歉意,同时也暗含了对梦境般宁静生活的渴望。
  2. “更喜置床邻毕翁”:表达了作者对床铺安置在毕翁旁边的喜悦,可能因为毕翁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或道士。
  3. “新醅未熟不可尝”: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奈,新酿的酒还未熟,不能品尝。
  4. “旧酒虽漓聊入用”:表达了随遇而安的心态,旧酒虽然淡薄,但聊以解渴。
  5. “道人深居怕宾客”:描绘了道士深居简出,害怕宾客的生活状态。
  6. “老子频年惯行役”:表达了作者这些年习惯了四处奔波的生活。
  7. “细听木杪风向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风声已经停息。
  8. “起视月沈天正黑”: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月亮已经沉下,天空正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旅途的劳累和道观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拟人:“月沈”将月亮沉下的动作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通过对比旅途的劳累和道观的宁静,作者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随遇而安心态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庄梦:比喻梦境或虚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新醅:新酿的酒,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奈。
  • 旧酒:旧酒虽然淡薄,但聊以解渴,表达了随遇而安的心态。
  • 木杪:树梢,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
  • 月沈:月亮沉下,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庄梦”指的是什么? A. 庄周梦蝶的故事 B. 庄子的梦境 C. 庄子的哲学思想 D. 庄子的著作

  2. 诗中“新醅未熟不可尝”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新酒的期待 B. 作者对旅途的无奈 C. 作者对旧酒的喜爱 D. 作者对道观的宁静的向往

  3. 诗中“细听木杪风向息”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风声大作 B. 风声停息 C. 风声微弱 D. 风声不断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杜甫的《旅夜书怀》: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投宿圣仙寮》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心态,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