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又和雪霁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南宫来几时,挟纩易春衣。
意谓花将晚,何言雪尚飞。
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
继日劳王事,离鸿已北归。
白话文翻译:
南宫(指南方的宫殿)何时会来,带着春衣迎接春天?
我感到花儿快要凋谢,怎么还在下雪呢?
夜晚的声音传入旅人的枕边,清晨的光辉在弄弄地晃动。
连日来忙于王的事务,离去的鸿雁已经飞向北方。
注释:
- 南宫: 指南方的宫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挟纩: 带着轻薄的春衣。
- 意谓: 意思是。
- 花将晚: 花快要凋谢,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 何言: 怎么还会说。
- 夜声通旅枕: 夜晚的声音传入旅人的枕边。
- 晓色弄晴晖: 清晨的光线在玩弄着阳光。
- 继日: 连续的日子。
- 劳王事: 忙于国王的事务。
- 离鸿: 离去的鸿雁,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南宫一词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反映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离鸿"一词也常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离别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强调历史的教训和政治的智慧。司马光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又和雪霁》是司马光在春天回顾冬雪的情景时所作,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繁忙政务的无奈。诗作的背景为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司马光身为宰相,面临着繁重的政治事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变迁的敏感。
诗歌鉴赏:
《又和雪霁》通过描绘春雪和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以“南宫来几时”开篇,呈现出对春季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下来的“挟纩易春衣”,则反映了对春衣的期待,但却又因“雪尚飞”而感到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夜声和晓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提到“继日劳王事”,让整个诗意变得沉重,表明诗人在繁忙的政务之中,无法真正享受自然的美,离去的鸿雁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又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使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宫来几时: 表示对春天的期待,诗人渴望南方的暖意。
- 挟纩易春衣: 暗示春天即将来临,但现实的冬雪却让人失望。
- 意谓花将晚: 感叹春天花期即将结束,时间过得飞快。
- 何言雪尚飞: 质问为何冬雪还在飘落,反映出对自然的无奈。
- 夜声通旅枕: 夜晚的声音传入旅者的梦中,暗示孤独与思乡。
- 晓色弄晴晖: 清晨的光辉给人带来生机,象征着希望。
- 继日劳王事: 连续不断地忙于政治事务,使人感到疲惫。
- 离鸿已北归: 离去的鸿雁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流露出对自然的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 “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形成和谐的对仗。
- 比喻: “离鸿”比喻离去的时光和思乡情感。
- 拟人: 通过“晓色弄晴晖”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繁忙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南宫: 象征春天的来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 雪: 代表冬天的寒冷与失落,反映出对季节交替的感慨。
- 花: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暗示着时光的飞逝。
- 鸿雁: 离去的鸿雁象征着分离与思乡,传达出对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宫”指代什么?
A. 夏季
B. 春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对雪的态度是?
A. 欢迎
B. 无奈
C. 喜悦
D. 忽视 -
“离鸿已北归”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D. 一种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 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与欢愉。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特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资治通鉴》
- 相关文史资料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