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夫云林隐居》

时间: 2025-01-11 16:01:26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烟渚蒲洲外,时闻欸乃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南夫云林隐居
作者: 戴复古〔宋代〕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烟渚蒲洲外,时闻欸乃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和自然的向往。首次到来是陪伴胜利的友人,再次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人记得山中的美景,游览时寻访竹林外的坡地。天寒时梅花早已报春,近海之处雁声频频。烟波渔洲外,不时传来渔歌声。


注释:

字词注释:

  1. 胜践:胜利的宴会。
  2. 蹉跎:时间的流逝、虚度。
  3. 梅信:梅花的信使,指梅花提前绽放。
  4. 欸乃歌:渔民划船时唱的歌声。

典故解析:

  • 梅信早:梅花在寒冬中开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常被用来表达春天即将来临的讯息。在中国文化中,梅花也是一种高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章,号孤山,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隐逸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于云林之际,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郑南夫云林隐居》是戴复古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全诗以淡雅的笔调描绘出山中景致,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生活态度。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曾陪伴朋友欢庆胜利,之后则感慨时光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与珍惜。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中梅花早开的情景,暗示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希望,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美好。

诗中“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出寒冬中梅花的韧性与海边雁鸟的活力。最后一句“时闻欸乃歌”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渔歌悠扬,令人心驰神往,仿佛能听到那声声悠扬的歌声,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和谐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与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在喧嚣的时代中显得尤为珍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来陪胜践:首次到来是陪伴朋友的欢宴,表明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2. 再到惜蹉跎:再次到来则感慨时光流逝,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3. 记得山中景:回忆起山中的美丽景色,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行寻竹外坡:在竹林外的坡地游玩,体现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5. 天寒梅信早:寒冷的天里,梅花已经早早绽放,象征希望的到来。
  6. 海近雁声多:海边的雁鸟频频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7. 烟渚蒲洲外:描绘烟雾缭绕的水乡,增添诗的意境。
  8. 时闻欸乃歌:不时传来渔歌,营造出幽静、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梅花、雁声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2. 雁声:象征自由与生机,表达自然的活力。
  3. 烟渚:描绘出朦胧的水乡景致,增加诗的神秘感。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用于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雁声则代表着迁徙与团聚,寓意着对自由的向往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信”是指什么? A. 梅花的信使
    B. 梅花的名字
    C. 梅花的品种

  2.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在诗的哪一句? A. 一来陪胜践
    B. 再到惜蹉跎
    C. 时闻欸乃歌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 A. 竹林、梅花、海边
    B. 山川、河流、森林
    C. 城市、花园、田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戴复古的《郑南夫云林隐居》则重点在于春天的生机与人际关系的温暖。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复古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