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渝江萧氏园亭 其三》

时间: 2025-01-26 05:21:53

近市嚣尘远,幽居古意存。

诗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门。

日坐图书府,时开风月樽。

野夫因到此,忘却海云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渝江萧氏园亭 其三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近市嚣尘远,幽居古意存。
诗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门。
日坐图书府,时开风月樽。
野夫因到此,忘却海云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保留古典情趣的幽静居所。诗人在这里常常栖息,世俗之人却无法进入。每天坐在书房里,偶尔品尝美酒,享受风花雪月的乐趣。偶尔有乡野的农夫光顾此地,竟然忘却了自己原本的村庄和生活。

注释:

  • 近市:指临近城市,暗示喧嚣的环境。
  • 幽居:指隐秘而宁静的居所。
  • 下榻:指住宿,表示诗人常在此地。
  • 俗子:指普通人或世俗之人。
  • 图书府:指书房,寓意知识的殿堂。
  • 风月樽:指风花雪月的酒杯,代表闲适的生活。
  • 野夫:指乡下的农夫,代表自然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 海云村: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村庄,代表诗人所向往的自然、宁静的生活环境,反衬出城市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道复,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以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戴复古对江南山水的游历之际,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浮华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安静、幽雅的园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近市嚣尘远,幽居古意存”,将城市的喧嚣与园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古意的珍视。接着,诗人以“俗子莫登门”表明自己与世俗的隔绝,突显出诗人对独立自由生活的追求。

在“日坐图书府,时开风月樽”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书房中静静读书、偶尔饮酒的闲适场景,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野夫因到此,忘却海云村”,则通过农夫的到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吸引力,令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忘却世俗的烦扰。

整首诗的意境清幽,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近市嚣尘远:描述了园亭远离城市的喧嚣,强调了宁静的环境。
  2. 幽居古意存:表达了在这幽静之处,仍然保留着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3. 诗人常下榻:表明诗人经常在此栖息,显示出对这地方的亲近。
  4. 俗子莫登门:强调了与世俗生活的隔绝,突出诗人的独特身份。
  5. 日坐图书府: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表明其对知识的追求。
  6. 时开风月樽:偶尔享受闲适的饮酒生活,表现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7. 野夫因到此:引入外来的人物,增加生活的气息。
  8. 忘却海云村:表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反衬出园亭的魅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近市嚣尘远,幽居古意存”,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图书府”和“风月樽”构建出一种文化与闲适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世俗的反思,表达了隐逸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喧嚣的都市生活。
  • 幽居: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理想生活。
  • 图书府:象征学识与文化的积累。
  • 风月樽:象征闲适与享受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近市嚣尘远”意指什么?

    • A. 诗人远离城市的喧嚣
    • B. 诗人喜欢热闹
    • C. 诗人常常去城市
    • D. 诗人住在城市
  2. “日坐图书府”中的“图书府”指什么?

    • A. 酒吧
    • B. 书房
    • C. 花园
    • D. 市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戴复古的《题渝江萧氏园亭》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戴复古更强调与世俗的隔绝,而王维则注重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