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是春来早,如何未见春。
小桃三四点,偏报有情人。
白话文翻译:
这句话说春天来得早,为什么却没有看到春天的景象呢?只是小桃树上开了三四朵花,偏偏向我传达了春天的情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道是:说是,意为“据说”或“听说”。
- 春来早:春天到来的时间比往年早。
- 如何:怎么,为什么。
- 未见:没有看到。
- 小桃:小桃树,指桃花。
- 三四点:三四朵,形容桃花的数量。
- 偏报:偏偏告诉,传达的意思。
- 有情人:有情感的人,指代对春天有向往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桃花”常常在古诗中象征春天和爱情,借此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季,诗人或许在梦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诗中虽说春来得早,却又未见春的景象,显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对春天的期待。诗的开头以“道是春来早”引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然而“如何未见春”,却又显露出一种失落与无奈。春天虽已悄然来临,但周围的景象依然没有变化,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
接下来的“小桃三四点”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初步迹象。桃花的盛开,虽数量不多,却承载着春天的情感,给予人们希望与温暖。“偏报有情人”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寄托,也隐喻着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紧密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是春来早:开篇提出一个疑问,表明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春天早到的好奇。
- 如何未见春:引出另一个疑问,表达了与期待相悖的现实,春天的到来似乎并未带来应有的生机。
- 小桃三四点:具体描绘小桃树上仅有的几朵花,象征着春的初现。
- 偏报有情人:将春天的情感与“有情人”相联系,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需求和对春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代表春天,传达出春天的情感。
- 拟人:将春天与人情感相连,表现出春天对情感的回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的情感纠结。诗人用小桃花的开出暗示春天的来临,也反映出人们对爱情和春天的共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新生与情感的复苏。
- 小桃:象征爱情与春天的柔美,传递情感的信号。
- 有情人:象征对爱情的期待与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来早”是指什么?
- A. 春天来得早
- B. 春天来得晚
- C. 春天没有来
- D. 春天来了很多花
-
小桃树上开了多少朵花?
- A. 一朵
- B. 三四朵
- C. 五六朵
- D. 十朵以上
-
诗中“有情人”指代的是什么?
- A. 春天
- B. 爱情
- C. 诗人
- D. 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杨万里的作品相比,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但《春晓》更侧重于春晨的生机与美好,而杨万里的诗则侧重于对春天的期待和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