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木芙蓉
作者: 韩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白话文翻译:
新开的寒露丛,远比水边的红花更艳丽。
这艳丽的颜色宁可让人嫉妒,名字也正好相同。
在江边的官渡,采花的时节已晚,
古老的祠堂显得空旷。
我希望你能常来欣赏,不要让花随风而去。
注释:
- 寒露: 指秋季的一个节气,天气变得寒冷。
- 丛: 指花丛。
- 艳色: 鲜艳的颜色。
- 嘉名: 美好的名字。
- 官渡: 指江边的渡口。
- 搴木: 采摘木芙蓉。
- 古祠: 古老的庙宇或祠堂。
- 逐风: 随风飘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以豪放、清新著称,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韩愈通过描写木芙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同时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木芙蓉》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木芙蓉的美丽及其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诗的开头通过“新开寒露丛”引入,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将木芙蓉与水边的花朵相比较,强调了它的鲜艳,暗示了其独特的价值。接着,诗人以“艳色宁相妒”表明木芙蓉的美丽并不让人嫉妒,而是被赞美和欣赏。此处,诗人用“嘉名偶自同”巧妙地将花的名字与美好联系在一起。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采花的时刻已晚,古祠空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常来欣赏这一美丽的景色,不要让美好的事物随风而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新开寒露丛: 新开的花丛,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 远比水间红: 强调木芙蓉的美丽,超越了其他花朵。
- 艳色宁相妒: 美丽的颜色让人欣赏,而非嫉妒。
- 嘉名偶自同: 花的美名与其美丽相得益彰。
- 采江官渡晚: 暗示时光流逝,采花的时节已晚。
- 搴木古祠空: 古老的祠堂空荡荡,象征着遗憾与失落。
- 愿得勤来看: 表达对友人的期待和渴望。
- 无令便逐风: 希望美好的事物不被遗忘,永驻心间。
-
修辞手法:
- 比喻: 把木芙蓉的美丽与嫉妒相对比,突出其独特的魅力。
- 拟人: 花似乎具有自己的情感与灵性,引发人们的共鸣。
- 对仗: 诗句之间的音韵和节奏,使诗歌更具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木芙蓉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意象分析:
- 寒露丛: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水间红: 代表其他花朵的美丽与竞争。
- 古祠: 代表着历史与传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风: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暗示美丽的事物可能会随风而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露”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希望朋友们来欣赏木芙蓉是出于什么情感? A. 嫉妒
B. 期望
C. 忘记
D. 遗憾 -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珍惜
C. 忘却
D. 绝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韩愈的《木芙蓉》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期望,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愈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