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簟痕依竹屋体》
时间: 2025-01-11 02:36:24意思解释
玲珑四犯 簟痕依竹屋体
作者: 姚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滑甚桃笙,叠八尺珊瑚,尘未容渍。展向琼铺,微砑画苔纹碎。记否药磴春酣,沁袖角露华浓翠。又背人,竹影侵来,荡得月魂灵水。慢教诗妓持蝇拂,早鱼鳞泛上秋意。湘江断梦谁寻雨,红凝半函残泪。藕叶悄卷夜凉,认一般,愁烟难洗。让玉猧绣闼偷眠,消受汗花香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环境,诗人用“桃笙”与“珊瑚”来比喻音乐的滑润,尘埃未能污染其纯净。接着,诗人展现出如玉般的铺陈,上面微微点缀着苔藓的纹路。诗人回忆起春天在药磴上饮酒的情景,时光如露水般浓郁而湿润。然后又描述了竹影的侵袭,仿佛月光荡漾在灵动的水面上。诗妓轻轻拂去蝇虫,早晨的鱼鳞显示出秋天的气息。湘江的梦已断,没人再寻觅那场雨,泪水凝结在红色的信函半开中。藕叶轻轻卷起,夜凉如水,愁苦的烟雾难以洗去。最后,诗人渴望在玉制的窗阁中偷得片刻安眠,享受着花香的沁人心脾。
注释
- 桃笙: 一种乐器,形状如桃,声音优美。
- 珊瑚: 比喻美丽、珍贵的事物。
- 药磴: 指药草生长的阶梯。
- 沁袖: 指衣袖渗透了露水的感觉。
- 竹影: 竹子的影子,常用以营造静谧的氛围。
- 湘江: 指湘江,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思乡或断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著名诗人,以词工、诗清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美、人生哲理,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歌鉴赏
《玲珑四犯 簟痕依竹屋体》是一首充满意象与情感的诗。诗中的环境描绘细腻而生动,桃笙与珊瑚的搭配展现了音乐的优雅与纯粹,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诗人通过对春景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描写竹影与水面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令月光与水波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灵动的美。诗中暗含的忧伤情绪通过湘江与泪水的意象得以体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记忆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滑甚桃笙: 比喻音乐如桃笙般流畅。
- 叠八尺珊瑚: 形容华美的景象层层叠加。
- 尘未容渍: 形容自然之美未被世俗所污染。
- 展向琼铺: 指在洁白的石阶上展开美景。
- 微砑画苔纹碎: 苔藓的细致纹理展现自然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桃笙”与“珊瑚”作为乐器与美丽的象征。
- 拟人: 通过“竹影侵来”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 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笙: 代表音乐的优雅与和谐。
- 珊瑚: 象征珍贵与美丽。
- 竹影: 表达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湘江: 代表思乡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滑甚桃笙”中的“桃笙”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湘江”象征的是: A. 富贵
B. 思乡与遗憾
C. 快乐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玲珑四犯》都描绘了自然美,但前者侧重于春夜的景致,而后者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