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贺兰山》

时间: 2025-01-10 22:03:51

西北天谁补?

此山作柱擎。

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咏贺兰山

作者: 胡秉正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
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谁来为西北天空支撑?它如同大柱子一样巍峨耸立。
根深而横亘在辽阔的边塞,险峻的山势压制着长城。
俯瞰下方,黄河显得十分渺小,白雪在高处晶莹洁白。
曾经在山顶遥望,浩荡的气息与蓬莱仙境相接。

注释:

  • :支撑。
  • 柱擎:像柱子一样支撑。
  • 蟠根:根系盘绕,形容树木的根。
  • 远塞:辽阔的边塞。
  • 设险:设置险峻的地势。
  • 高悬:高高挂着。
  • 灏气:浩荡的气息。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秉正,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天游,生于江苏,后迁居北京。其诗风典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贺兰山的观察时,山脉作为西北的自然屏障,象征着力量和雄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咏贺兰山》通过对贺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开篇提出了“西北天谁补”的疑问,暗示了贺兰山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性,仿佛这座山是大自然的支柱,撑起了辽阔的天空。这种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接着,诗人通过“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描绘了贺兰山根系的深厚及其险峻的地貌,这不仅表现出山的伟岸与险要,也暗示了历史上的防御意义,长城与山脉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通过俯瞰的视角,强调了山的高度与气势,同时也衬托出黄河的渺小。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壮丽的山脉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体现出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一句“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则是对理想和美好境界的向往,灏气象征着广阔的胸怀与远大的理想,蓬瀛则引入了神话色彩,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意境。

整首诗在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北天谁补? - 提出问题,强调贺兰山在西北的重要性。
  2. 此山作柱擎。 - 比喻山如同支柱,撑起天空,形象生动。
  3. 蟠根横远塞, - 形容山的根系深厚,延伸至辽阔的边塞。
  4. 设险压长城。 - 描述山的险峻程度,长城在其阴影之下。
  5. 俯瞰黄河小, - 从高处俯视,黄河显得渺小,凸显山的雄伟。
  6. 高悬白雪清。 - 描述高山上的白雪,清澈且晶莹透亮。
  7. 曾从绝顶望, - 追溯自己曾经在山顶的体验。
  8. 灏气接蓬瀛。 - 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支柱,增强形象感。
  • 拟人:山似乎在承载天空,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贺兰山的赞美,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贺兰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
  2. 黄河: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3. 白雪:象征着纯洁与高尚的理想。
  4. 蓬瀛:神话中的美好境界,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贺兰山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天空
    B. 支柱
    C. 河流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黄河”是如何被描绘的?
    A. 宏伟
    B. 渺小
    C. 流淌
    答案: B

  3. “灏气接蓬瀛”中的“灏气”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理想与追求
    C. 历史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但侧重于高度与远望的意境;而胡秉正的《咏贺兰山》更注重山的力量与历史的厚重,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清代诗人研究》
  3. 《山水诗的艺术风格》